耶魯陳志武教授:讓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通識教育,培養(yǎng)生命“軟實力”

2017-6-26 20:07 轉(zhuǎn)載 · 圖片1


中國人有天賦,又勤奮,可是為什么世界一流大學開始不愛招中國學生了?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分析了個中原因。

在他看來,需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必須改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重點放在“做人”的通識與思辨訓練上。

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級秩序的文化制約,不能再把“順從聽話”機器人作為我們的楷模。

最近,兩件事再次引發(fā)我對中國教育的擔憂。

一是,前不久跟一位美國名牌大學金融教授談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他說他們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國博士研究生了。

這不是種族歧視問題,他自己也是中國人,而是因為過去多年的中國學生,開始學習成績都好,后來做博士論文研究時雖然未必突出,但還可以,可是等到畢業(yè)上學術(shù)市場找教職崗位時,都表現(xiàn)不好,沒辦法找到一流大學教職。所以,他們不想再浪費時間培養(yǎng)中國學生了。

實際上,不只是他們大學有這個打算,即使我所在的耶魯和其他大學,也討論過同樣的問題,雖然我們沒有決定完全停招中國學生,但從那以后,就有意識地少招或者偶爾不招。

以2015年為例,美國的前30名金融系畢業(yè)的博士中,來自中國的不少,但找教職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學院,那個大學當然不錯,可是,這么多中國博士生中沒有一個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

由于這些博士都畢業(yè)于頂尖金融院系,這一結(jié)果很讓人失望,各學校投入的資源和教授精力那么多,并沒有得到相應(yīng)的回報。

二是,在美國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業(yè)中,印度裔高管遠超華裔。大家熟悉的谷歌、微軟、Adobe、軟銀、花旗集團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在這種級別的美國公司中似乎想不起一個中國人CEO。公司副總裁一級的印度人就更多了。

而且,不只是美國企業(yè)界里中國人和印度人的反差這么大,在大學里也如此。比如,幾年前美國主要商學院中,有12個在選拔招聘商學院院長,其中有10個給了印度裔聘書,沒有一個給中國裔。盡管后來一些印度裔謝絕了,但這本身也反映出中國和印度之間在教育、文化上的差距。

中國人天賦好,又聰明勤奮,但為什么結(jié)果會如此失望,跟美國、印度和其他國家的人差別那么大呢?

答案主要在兩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國父母對子女的養(yǎng)育方式;另一方面是儒家文化,尤其是壞在我們推崇的“順從聽話”和孝道文化上,這些文化烙印實際是中國人一輩子的包袱,走到哪里都無法丟掉,到哪里都吃虧。

先談教育

我在大學教書至今26年,見過的學生也算不少,其中兩個故事讓我難以忘記。

故事一:

張三(匿名)出生于國內(nèi)大城市,高中畢業(yè)輕易考上北大清華,等他到耶魯讀博士時,哪怕再難的數(shù)理經(jīng)濟模型對他來說都太容易。在我的博士生課堂上他毫無疑問一直最優(yōu)秀,即使在耶魯這樣的世界各地天才會聚的地方,他的聰明才華照樣遙遙領(lǐng)先。

可是,兩年后的一天,正當他全力以赴深入做研究而且已經(jīng)有出色成果的時候,張三找我私聊,說他在考慮是否退學回國去做PE投資基金,因為他父母好友愿意出資5000萬美元由他去負責管理,機會難得。

震驚之余,我問他:“你的天賦如此出色,我一直認為你最有希望出類拔萃,出一流學術(shù)成就。告訴我,你是否真的對學術(shù)研究、學術(shù)生涯有興趣、有激情?”

多年的經(jīng)歷讓我清楚,一個人如果對他從事的工作沒興趣、無激情,尤其當他做的是學術(shù)研究時,那么,要他做好、要他做出別人想不到的創(chuàng)造性成績,那等于是趕鴨子上架,難!每天做自己沒興趣的事情,只會是應(yīng)付,不會鉆進去的,那樣他自己也會痛苦、很累。

張三回答說:“對學術(shù)研究談不上有興趣。我可以做,也可以寫學術(shù)論文,但這不是我的興趣與激情所在?!边@下好了,我跟同事原來期許厚望的博士生,對我們的專業(yè)也就是如此。

我接著問他:“那你為什么要申請金融博士研究生呢?”他的回答不奇怪:“因為父母要我這樣做,而且看到其他同學都這樣做。”

故事二:

第二個故事更具戲劇性。這回是國內(nèi)頂尖大學的經(jīng)濟史博士生,到耶魯來訪問一年。我原以為他對經(jīng)濟史這么投入,正好也可以協(xié)助我收集史料、研究一些經(jīng)濟史話題。

到耶魯后,他無比興奮:要選修15門耶魯戲劇學院的表演課程!耶魯戲劇學院是世界一流,機會難得可以理解,只是我們沒有學生會一個學期選五六門以上課程??吹剿麑Ρ硌葸@么有激情,知道他實際上對經(jīng)濟史和經(jīng)濟學沒太多熱情,所以,我沒有阻止他去戲劇學院上課。

他那一年把耶魯戲劇學院的所有表演課都上完,很是興奮,那些表演系老師對他評價也非常高,覺得他真有表演天賦和激情。

后來,我問:“很顯然,你的激情在戲劇和表演。你在國內(nèi)上大學、讀研究生怎么沒有申請藝術(shù)學院呢?” 答:“我父母不讓呀。他們要我學經(jīng)濟學,好找工作!”

這么多年教過的中國學生中,真正因為自己喜歡而研讀經(jīng)濟學、金融學的是極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是因為父母的壓力和安排。既然他們都不是因為自己真實的興趣而為,出現(xiàn)上面我們談到的,那么多讀金融博士、經(jīng)濟學博士的中國學生最后在職場上表現(xiàn)一般甚至更差,就不足為奇。趕鴨子也許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

中國父母都關(guān)心子女教育,即使沒有百分之百的“望子成龍”,也想兒女去盡可能好的學校,將來有一份好的職業(yè)與收入,能夠一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就有了眾多中國父母起早摸黑,不分周中周末,一年到頭為了子女上學的事情奔波,甚至常年離開丈夫、家人和朋友到外地或國外陪子女上學。

也為了讓子女上“最好”的學校,經(jīng)常想盡辦法找關(guān)系、開后門,使用所有能想到的招法,就是為了子女能得到“最好的教育”,為了不讓子女“輸在起跑線上”!在專業(yè)方面,都傾向于要求甚至不惜逼迫子女學金融這樣光鮮的專業(yè),或者學會計這樣容易找工作的實用專業(yè)。

可是,很多父母可能從來沒有問過,更沒有想過“什么是最好的學?!薄笆裁词亲詈玫慕逃薄W過優(yōu)化理論的人都知道,“好” “不好”“較好”“最好”這些價值判斷都只能是相對的,必須首先搞清楚的是“相對于誰”“相對于什么”,因為不存在沒有度量指標、沒有參照系的“好”和“最好”。

于是,在不問不想的情況下,往往是根據(jù)父母自己認為“好”的標準去選擇“最好”的學校和專業(yè),等于讓子女去過一種父母認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認為好的職業(yè)和生活。有時候,這實際上是迫使子女去實現(xiàn)父母自己沒有能實現(xiàn)的專業(yè)夢。

或者,就是一窩蜂隨大流,去追求大家都認為最好的哈佛、耶魯或者北大、清華。如果你問他們“為什么哈佛耶魯好、北大清華好”時,他們也說不上來。

好與不好,只有基于子女的個人興趣、偏好、個性和天賦才有意義。

否則,不僅沒有意義,而且很容易造成天賦與人才的浪費,結(jié)果只會是子女學習、工作沒有熱情,無精打采,每天因為在做自己沒有感覺的學習或工作而特別累,而且會時常抱怨,對生活、工作失去興趣。

父母也會覺得難受,因為他們盡了那么大的力,陪讀那么多年,花了那么多錢,找了那么多人情關(guān)系,到最后也沒有見到子女有出息!

而對于社會,這同樣是最糟糕的局面,因為如果多數(shù)甚至所有家庭都這樣不顧子女興趣去選擇學校和職業(yè),結(jié)果會是,社會中的各項工作都是那些對此并沒有興趣、更談不上熱情的人在做,這不僅導致人力資源的整體浪費,而且各項事業(yè)都無法做好,更不會有突出的創(chuàng)新。

在任何社會中,人才資源是各項資源中最為重要的,因此,把每個人的興趣和天賦跟其專業(yè)盡量配置得一致,是整個經(jīng)濟中最為關(guān)鍵的一部分,也是決定一個國家整體資源配置效率的最關(guān)鍵因素。

我們想象一下:一個社會中,每個人在做自己并沒有興趣但為了養(yǎng)家糊口又不得不做的事,而且每件工作都是由那些并沒有興趣的人在做;在另一個社會里,每個人都選擇做自己有激情的事情,而且每份工作都是由對其有興趣的人在做。那么,這兩個社會中,哪個社會的整體幸福感更高、效率和創(chuàng)造力也更高呢?

答案顯然是后者。這就是中國社會和美國社會的差別,這些差別表現(xiàn)在子女的學校選擇、專業(yè)選擇、職業(yè)選擇、工作選擇和婚姻對象選擇上。

經(jīng)常有朋友咨詢子女教育的事情,一個普遍的說法是:“我就想女兒讀完大學,立即讀研究生,拿到碩士博士學位、完成學習任務(wù)后,再去工作、結(jié)婚成家?!?/p>

我就問:“為什么非要有讀碩士、博士的任務(wù)呢?為什么不能大學畢業(yè)后先工作幾年,讓他比較一下工作和讀書的差別,感受一下自己到底喜歡工作還是學習,喜歡什么專業(yè)、什么工作呢?”

他們當然沒有想過“為什么要讀碩士博士”的問題,因為他們覺得反正大家都要子女讀研究生,所以理所當然自己的孩子也要讀。他們沒想到也許自己的子女根本就不適合讀研究生,也可能對學術(shù)和讀書沒任何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要他們?nèi)プx書,對子女是勞命,對父母是傷財,對社會是浪費資源。

這些朋友就說:“萬一他去工作后不再想回學校讀書了,那不就不好了嗎?”我說:“如果是那樣,那就更說明大學畢業(yè)后先工作是對的!否則,他們會浪費那么多青春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

在物質(zhì)產(chǎn)能過剩、物質(zhì)這么豐富的今天,溫飽不再是個問題。父母可以給子女最重要的禮物是給他們提供經(jīng)濟條件,讓他們追求自己的興趣、選自己有激情的事業(yè)。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子女的父母顯得太自私、太不尊重子女,這包括學校、專業(yè)、工作和婚姻戀愛。

職業(yè)和做人

下面這個故事很流行:一家硅谷公司招來三個實習生,分別是中國人、印度人和美國人。美國實習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馬走人。他對一些問題盡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談,一分鐘可以講完的問題,能講五分鐘。中國實習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愛多說話。

印度實習生工作做得沒有中國實習生精細,但也不差。雖然講話帶有口音,但最愛發(fā)問,擅長表達自己。在實習期間,學到東西最多的是中國實習生,但是,最后人們最能記住的是那位印度學生。

這個故事當然是中國人喜歡講的,因為中國人看重“硬本事”、看輕“軟本事”;按照這種我們熟悉的價值觀,這個故事實際是想抬高中國人、貶低印度人,也包括貶低美國人,很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但問題也恰恰出在這里,因為我們這種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國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樣在硅谷和美國大學等領(lǐng)域成為領(lǐng)袖人物;也正因為美國和印度社會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軟本事”,所以,反饋到文化和教育領(lǐng)域,就變成了不只是要強調(diào)數(shù)理化,也要強調(diào)人文社會科學,在判斷人才時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個風趣的人。

比較極端的是,不少中國父母在子女好不容易到美國大學讀書后,又偏偏要他們花大學四年學會計,這的確是“硬技術(shù)”,對找工作最便利。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實際上中國會計規(guī)則跟美國不完全相同,學完美國會計規(guī)則,到了國內(nèi)還要補課才能做會計。而且像會計這種職業(yè)性這么強的專業(yè),根本不需要到美國大學去花錢學四年,在國內(nèi)的技校就可以學到,然后在國內(nèi)考會計資格,那樣既省錢又更實用。

這些朋友說,他們擔心子女畢業(yè)后不好找工作,會計好找工作。如果是這樣,國內(nèi)技校不是更好嗎?而且,退一步講,如果只是為了找工作,麥當勞不是有很多工作機會嗎?

實際上,這里關(guān)鍵還是在于對“教育”的理解和認識問題。教育有兩項主要功能:一是為了職業(yè),一是為了做人,尤其是為了做一個有意思、有趣味、有意義的人。職業(yè)培養(yǎng)是為了飯碗,而“做人”的教育是為了讓人不只是職業(yè)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做人。

許多朋友一聽到自己子女想學歷史、文學、藝術(shù),或者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就很生氣,認為這些“軟本事”沒任何用,不便于找工作,等等。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些“軟本事”恰恰是使一個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礎(chǔ)。

世界需要“硬本事”的人,但世界是由那些能說會道、知識淵博的人領(lǐng)導的。即使我們走出企業(yè)領(lǐng)導、政府領(lǐng)導階層,在社會生活中,那些除了職業(yè)以外還了解我們歷史、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是怎么來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時更可能是社會中的成功人士。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的豐富膨脹,各類專業(yè)技術(shù)通過谷歌隨時隨地可以查到,獲得“硬本事”的方式可以是技校、大學,也可以是通過上網(wǎng)就行。所以,“硬本事”的相對價值在降低。但,全球一體化的社會對于軟知識、軟本事的需求比以前大增。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中國人不在“軟本事”方面追趕美國和印度,我們可能只能繼續(xù)以苦力活、以低利潤活為主,把高利潤、高收入的工作繼續(xù)由美國和印度人控制。

就每個人的生活而言,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和大學都應(yīng)該強化通識教育,也是為了讓自己能一輩子活到老幸福到老。通識教育不僅能讓一個人增加“軟本事”,而且還會讓你接觸了解各種不同學科領(lǐng)域的知識與研究,激發(fā)你方方面面的好奇心和興趣。

一旦你對許多東西有好奇和興趣后,一輩子中的不同時段總會有讓你感興趣、讓你激動的追求和話題,不會過得枯燥,而會充實生命中每個階段的生活內(nèi)容,最大化一輩子的幸福感。

也談文化 

之所以中國人跟美國人、印度人的差別這么大,也當然跟中庸和孝道文化緊密相關(guān)。在中國長大的過程中,父母等周邊的人都教你“乖乖聽話”、聽長輩的話。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見到比自己年長的,都要小聲講話,要順從聽話,不能挑戰(zhàn)長者和權(quán)威的言論。

正因為從出生開始,二三十年之內(nèi),周邊大多數(shù)人都比自己年長,都是自己必須要順從聽話的對象,所以,每個人在成長的二三十年里都會被馴化得乖乖的,沒機會鍛煉講話辯論,長大后即使想學習辯論、學習作報告演講技巧,也很難改變從小被迫養(yǎng)成的“聽話不作聲”習慣。

在中國,別人說“你的孩子好聽話”是對你子女的表揚,父母也會因此而欣慰。而我在美國生活的30年里,從來沒有聽到美國人以這種話去夸獎人家孩子的,因為美國人會認為“聽話”“順從”是貶義,是沒有個性的表現(xiàn),因此,沒有人愿意被這樣評價的。

由于三綱五常,長輩、年齡是中國社會名分等級秩序的最重要組織維度,這種等級秩序壓制個性的表達,使我們長大后本能地安靜、講話謹慎又謹慎。美國社會是另一極端,沒有鮮明的基于年齡、長幼的等級秩序,大家以理服人,而非以年齡大小壓人,所以,就更加促長美國人辯論能力、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印度則是介于中國和美國之間,他們對長輩也會敬重,但不像中國社會那么絕對,再加上印度被英國殖民統(tǒng)治100多年,多少也淡化了印度人對長者的順從程度,不再像原來那么論年齡,而是更加講理,以理服人。這些文化特點是上面三個硅谷實習生故事背后的重要原因。

中庸邏輯要求你不能聲張,不能過多表達自己,什么都要適度。即使是講道理、辯論,也不要那么認真,那么“打破沙鍋問到底”,什么事情“差不多”就行了。這種文化熏陶出來的人,當然傾向于不會表達,即使表達或者爭辯,也不會太認真,否則,內(nèi)心會感到不自在,會內(nèi)疚。

再加上這些年在中國,許多做母親的不知道溺愛會害了孩子,讓自己孩子永遠長不大。比如,在我原來任教的一個大學里,一位中國教授已經(jīng)30歲出頭,沒有結(jié)婚成家。盡管他已經(jīng)拿到終身教授職位,但還是不成熟,因為他母親還是每天跟著他、盯著管著他的一舉一動,結(jié)果她兒子就沒機會長大成人。

根據(jù)六年前我女兒用的一本美國中學教材的一些研究估算,中國大學生的成熟度平均比美國同齡人要低3.5年左右,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和中國父母育子方式,在該放手的時候不能放手讓孩子獨立。

而成熟度跟領(lǐng)導力又高度關(guān)聯(lián),沒有成熟就無法有領(lǐng)導力,就難以競爭谷歌、微軟、花旗等公司的CEO崗位。

許多人在解釋為什么中國學生在美國不能更成功、中國人不如印度人那么突出的時候,都喜歡以中國人英語差、印度人英語好作為主要理由。

語言當然是中國人的弱項,但實際上更根本的原因不是語言,而是儒家的名分等級秩序,這個秩序使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被持續(xù)不斷地壓抑,任何有個性的表達和質(zhì)疑都會招致重罰,以至于等我們長大成型時,我們每個人都成了只會做事、不會作聲的人,只有干苦力的“硬本事”,沒有“軟本事”。

今天的世界已經(jīng)高度一體化了,為了讓我們的后代有機會在國際競爭中更能勝出,一方面必須改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重點放在“做人”的通識與思辨訓練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級秩序的文化制約,不能再把“順從聽話”機器人作為我們的楷模。

來源:博雅小學堂


回應(yīng) 舉報
贊8
收藏13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