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讀寫,我為什么建議放棄說?

2022-8-17 09:32 原創(chuàng) · 圖片1

更多干貨文章,關注公z號"秀秀媽英語啟蒙"

上篇文章我們說到,要想高效地拉英語啟蒙的進度,最好先讓聽力和閱讀闖出去,口語、寫作、拼寫、語法可以先放一放。

在這后幾項中,我尤其不建議花很多時間精力在口語上。

這條建議挺反人性,因為口語是聽說讀寫四項中最外顯的能力。如果孩子能說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語,自然能讓家長面上有光。而閱讀、聽力甚至寫作,都不具備這項炫耀功能。

只可惜,光鮮的外表背后,成本實在是太高、性價比實在是太低了。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讓孩子練口語的目的是什么?

我聽過最搞笑的,是有個家長說為了讓孩子在外教課敢開口。那我問她,讓孩子上外教課的目的又是什么?她又說是為了練口語。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圖片

另外還有一些家長的邏輯漏洞沒那么明顯,他們會說練口語是為了交流??蓡栴}是,去跟誰交流呢?事實上在大多數(shù)城市里,如果不花錢,壓根沒有人跟你的孩子用英語交流。

又有家長朋友可能會說了,我不為了孩子現(xiàn)在交流,為了他們上大學甚至大學畢業(yè)之后再交流。

很可惜,口語是聽說讀寫四大項能力中最難“保溫”的。

哪怕一個孩子從小上的是國際幼兒園、請外教,一年花幾十萬練口語,只要接下來一兩年不練習,就很可能會退到跟沒學差不多的程度。

要想維持之前的水平,還是要用大量的外教一對一課時來養(yǎng)著孩子的嘴巴。年復一年這么高的投入,不管時間還是金錢,都是天價。正如世界上沒有丑女人,只有懶女人;世界上也沒有英語口語不好的孩子,只有投入成本不夠的家長。

親身經歷

這里聊聊我個人的經歷,我學過四門外語,關于口語水平有多不保值,是有切膚之痛的。

第一次經歷,是我在高二的時候去挪威交換了一年,當時可以做到無障礙對話。(當然,這一年中英語是荒廢的。以至于我回國之后,做事先準備過的英語presentation都說不利索)。可等8年之后我結婚的時候,挪威的親友來參加婚禮,我已經一句完整的挪威語句子都說不出來了。

第二次經歷,是我的本科專業(yè)——西班牙語,我在2013年畢業(yè)后一度做到了同傳。但是16-17年我去香港讀研之后,就基本放棄了我的本科專業(yè)。現(xiàn)在五年時間過去了,讀西班牙語小說、報紙都沒有問題,新聞也能聽懂部分,但是開口對話就很艱難了。

不管是在外語環(huán)境中浸潤式學習了一整年挪威語,還是在科班學習+高強度工作的雙重轟炸下操練了8年西班牙語,口語能力最終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而大多數(shù)孩子,口語練習的強度是遠遠比不上我學這兩門外語時的練習強度的,那么一旦停練,水平只會掉得更快。

更何況,正如我上篇文章中所說,口語水平不是靠專門磨出來的。是在聽力閱讀的輸入基礎上,稍加刻意練習,就自然產生的。啞巴英語的成因不是口語課上少了,而是聽少了。

茶壺煮餃子,固然是有貨倒不出。但我們只要把茶壺嘴擴大一下,餃子就出來了。而如果本身沒有餃子,就算換口大鍋也沒用。

最后再聊聊關于追求“地道”口音的執(zhí)念。

老外聽人說話聽內容,只有中國人之間會在(xuan)意(yao)發(fā)音。

學習外語,發(fā)音并沒有那么重要。包括以后如果去考托福雅思,對口語的要求也只是能讓對方聽懂,而不是地道。就好像我們普通人平時說的中文,在播音員耳朵里也有很多發(fā)音是不夠標準的。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的日常交流,也很少有人非要在普通話里分個三六九等。

很多家長是因為覺得自己發(fā)音不地道,才特別想要孩子說一口地道純正的英語,都有點“發(fā)音潔癖”了。當然,漂亮的發(fā)音是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開口的欲望。所以,如有閑暇,也不妨適當練練,只是別把口音當成口語的全部就好。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秀秀媽英語啟蒙
秀秀媽英語啟蒙
本文目錄
01/ 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