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英語像聽天書?大童練聽力為什么這么難

2022-8-16 10:42 原創(chuàng) · 圖片1

更多干貨文章,關(guān)注公z號"秀秀媽英語啟蒙"

上周我發(fā)了一條視頻,用兩個例子解釋了一下為什么對于很多孩子(尤其是小學之后才開始學英語的孩子),聽英語可能像聽天書。

僅窺一斑還難以知全豹,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大童的英語聽力為什么那么難練。(當然,從3歲左右開始磨耳朵的孩子,聽力也會遇到瓶頸期,在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我們也會討論到。)

大家不要小看聽力,它其實是聽、說、讀、寫這四項中,最難教的一項能力(因為難教,所以難學)。我曾多次想過嘗試在我的課程中融入聽力教學,但最終還是發(fā)現(xiàn)做不到。所以這篇文章除了講為什么難,也會告訴家長朋友們要如何在家?guī)Ш⒆泳毬犃Α?/p>

聽力教學之難,在于整個處理過程在孩子的大腦中完成,過程不外顯(不像口語和寫作,孩子什么水平,哪里有錯誤、有欠缺,一眼就能看出來)。而聽力材料放過一遍之后,也不像閱讀材料那么容易回溯、定位,進一步給講解帶來了困難。

而聽力理解之難,在于講者的每一句話,在輸出時是以若干單詞來輸出的,而聽者接收到的,確不是單詞。大家看示意圖:

圖片

說者說的是Do you speak English?

而聽者聽到的,是一串音素(phoneme):

然后才是音節(jié)(syllable),然后才能形成單詞、句式,最后理解其含義。

孩子們遇到的第一個障礙,就是從音節(jié)到單詞這一步,由于存在連讀、失爆、省音、弱讀等種種語音現(xiàn)象,在識別音節(jié)之后往往識別不出對應(yīng)的單詞。

這句話為什么會變得面目全非呢?

首先,is 和 it 連讀,然后it的/t/還省音,is it 就變成了/izi/

然后,hot 和out連讀,且hot的/t/濁化成了/d/,且out最后的/t/也省音,hot out就變成了/hɑ?da?/(hot本身元音的發(fā)音,可能和很多孩子印象中也不一樣)。

這么短的、單詞這么簡單的句子尚且如此,更長、更難的句子聽力難度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從音節(jié)到單詞,是非母語孩子經(jīng)歷的第一大坎。怎么練?拆分技巧——用出現(xiàn)相似語音現(xiàn)象的短小語料(比如不超過15個單詞的句子),反復(fù)訓(xùn)練,直到成為本能。就好像開車和游泳一樣,雖然練成之后可以成為本能,但在此之前還是需要刻意訓(xùn)練的。

這里多說一句:光明白連讀、失爆規(guī)則還是沒辦法聽懂的,大家?guī)Ш⒆訉嶋H試幾次就知道。在實際場景中,規(guī)則本身就不絕對(每個說話者的習慣都不一樣,比如光“to”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單詞,就可以變化出七種發(fā)音),而且語速太快根本來不及想規(guī)則。所以唯有大量的、有針對性的練習,才能把從音節(jié)到單詞的這一關(guān)闖過去

在闖這一關(guān)時,可能遇到以下障礙:

· 這個單詞孩子還沒學過

· 這個單詞孩子知道怎么寫,但是不知道讀音是什么

· 把一個單詞聽成了另一個讀音很像(甚至完全一樣)的單詞

· 孩子知道這個單詞的發(fā)音,但由于和前后單詞產(chǎn)生的連讀、失爆等語音現(xiàn)象,聽不出來了

· 講者有口音,導(dǎo)致孩子聽不出來

· 孩子聽出來是哪個單詞,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把意思理解錯了(一詞多義的情況下)

闖完這一關(guān),萬里長征才開始第一步,接下來從單詞到短語,再到從句、完整的句子。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語法或者語塊(chunk)的幫助。在從詞到句的解碼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guān)注動詞的用法。

比如,我們知道put + something + somewhere這個結(jié)構(gòu)(我們可以把它歸入語法,也可以歸入語塊的范疇),那當我們已經(jīng)聽到了put 和something的時候,我們知道句子一定沒有結(jié)束,我們要等somewhere出現(xiàn)。

比如,我隨手造個句子:Put the clothes that belong to Mike, who is a cousin of mine, in the second wardrobe.

當我們聽到“Put the clothes”時,我們就知道,后面一定要有一個somewhere(在這句話中是in the second wardrobe),句子才算完整,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聽到這個結(jié)構(gòu)的出現(xiàn)。

從詞到句,靠的就是語感。(所以很多人說可以用語塊的學習取代語法,我是基本贊成的,這個問題以后細聊)

在從詞到句的過程中,需要聽者不斷地思考、推斷、提出假設(shè),再檢驗、修正。

比如當聽者聽到/ma?’tre?n/,到底是my train,還是might rain,是需要上下文來驗證的。

再比如,有一句話,我們起初聽到的仿佛是“the waiter cut it”,但是講者又加了幾個詞“is like this” ,上下文完全不通,我們就要回過頭去修正,原來前面不是the waiter cut it,而是the way to cut it.

一直到這里,小童都占據(jù)了絕對優(yōu)勢。因為他們從小聽到的就是語塊,就是/izi/+/hɑ?da?/的聲音(前面講解的Is it hot out?)。從音素到音節(jié)到單詞到句子的這個解碼(decoding)過程,他們毫無障礙。

然而真正要理解一段聽力材料,光有上述流程還不夠,需要從兩個方向來理解:

一個是自下而上的,即上述的decoding這個過程,小童有非常大的優(yōu)勢,理解力可以做到接近母語孩子。而大童需要大量的訓(xùn)練,才能做到輕松解碼。decoding的終點,在于把語音轉(zhuǎn)化成信息(一句話轉(zhuǎn)化完成后,孩子很可能會忘記具體的語言表達,只記得這句話要傳達的信息)。

另一個方向, 是自上而下的,它需要對背景知識的了解和上下文的理解,需要通過語音語調(diào)、重音來推斷講話者的情緒、言外之意和信息焦點(information focus),還要把推斷、總結(jié)出來的內(nèi)容整合進自己已有的知識框架中。在這一點上,大童更占優(yōu)勢,而小童依然需要刻意的練習。(大童必須先把decoding的技能練到接近本能反應(yīng),才能分出精力來做自上而下的理解)

對于聽力訓(xùn)練的講解就到這里了。在文章開頭我提到,聽力教學和訓(xùn)練之難在于看不到孩子大腦中的聽力理解過程(很多情況下,做題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在這里準備了一份聽力理解自查表,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出孩子卡殼在哪個環(huán)節(jié)了,方便接下來有針對性地進行訓(xùn)練,


回應(yīng)1 舉報
贊2
收藏9
2年前
能分享下聽力自查表嗎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秀秀媽英語啟蒙
秀秀媽英語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