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做對兩件事,孩子更聰明

2022-9-21 11:51 原創(chuàng) · 圖片8


很多孩子滿一歲時,會辦一個抓周儀式。

抓周的盤子里,往往丟著一把小蔥。

小蔥,寓意是聰明。

聰明,大約是除了健康以外,每個父母都會給予孩子深深期盼的事情。

聰明,很多人認為是天賦。

或者是遺傳。

這似乎成了一種玄學。

有的人則認為聰明是可以后天培養(yǎng)的。

聰明似乎又可以稱之為一種技能。

聰明重要嗎?重要。

但我們真的知道什么是聰明嗎?未必。

想象一下,在一家醫(yī)院同時出生的10個孩子,誰是聰明孩子,誰是不聰明的孩子?

父母聰明的,是否孩子一定聰明?

是一部分孩子聰明,一部分孩子不聰明?

一個總被老師否定,學不好這個那個的孩子,真的就不聰明嗎?

我想說的是:如果找對了路,每個孩子,都可以很聰明。

建立在這個認知基礎上,我們繼續(xù)向前走。

01

首先,理解什么是聰明。

聰明,在字典里的解釋有兩種:

第一種,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

第二種,聽覺和視覺靈敏。

這是從人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出發(fā)。

如果從思考和行動出發(fā),聰明,也有兩種。

02

第一種,特定領域的聰明。

如果你出生在20世紀初,人們會用兩個字來判定你聰不聰明:智商。

智力商數(shù)(Intelligence Quotient),系個人智力測驗成績和同年齡被試成績相比的指數(shù),是衡量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

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A?比奈和醫(yī)生T?西蒙為了普及義務教育,篩選智力落后兒童,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測驗量表,即比奈西蒙量表,共有30個測驗項目,從易到難,依次排列。

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制定的量表簡稱韋氏量表,是另一種使用廣泛的智力測驗量表。韋克斯勒假定,人們的智商是以平均數(shù)字100和標準差15為正態(tài)分布的。因此,只要我們能夠以標準差為單位計算一個人與他所在團體的平均數(shù)的差異,就可以求得他的智商。

電影《阿甘正傳》的主角阿甘,智商只有75,這個程度不僅僅是不聰明了,甚至可以說是智商低下。

如果你出生在20世紀末,評價你聰不聰明終于不再是這么簡單粗暴的兩個字了。

1983年,哈佛大學心理發(fā)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博士對這種傳統(tǒng)的、以智商測試評定智商的方法提出了異議。他從腦部受到創(chuàng)傷的病人中,意外發(fā)現(xiàn)他們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于是他認為每個人都擁有一套獨特的智力組合體系,并提出了如今得到廣泛認可的多元智能理論。經過了數(shù)次理論迭代,多元智能理論逐漸發(fā)展為9大智能理論。

語言智能;邏輯數(shù)學智能;空間智能;自然探索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存在智能;肢體運作智能。

具有語言智能的孩子,能順利而有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并與他人交流。

具有邏輯數(shù)學智能的孩子,往往對事物間各種關系如類比、對比、因果和邏輯等關系感到敏感,并能通過數(shù)理進行運算和邏輯推理。

具有空間智能的孩子,容易對線條、形狀、結構、色彩和空間關系感到敏感,并相對輕松地通過圖形將它們表現(xiàn)出來。

具有自然探索智能的孩子,在生活中喜歡觀察植物和動物。

音樂智能不錯的孩子,具有感受、辨別、記憶、表達音樂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對節(jié)奏、音調、音色和旋律感到敏感。

人際智能不錯的孩子,能夠更快地覺察、體驗他人的情緒、情感,作為適當?shù)姆磻?/p>

肢體運作智能指一些孩子擅長用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動手能力也相對較強。

多元智能

加德納博士的研究目前并不能涵蓋所有的可能,但這樣的發(fā)現(xiàn)給我們打開了一種新的操作方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領域,有的孩子很會用語言表達自我,有的孩子在邏輯上無比敏感,有的孩子喜歡植物,有的孩子喜歡和人相處,只要日常能陪著孩子慢慢發(fā)現(xiàn),找出孩子身上有的智能,就能喚醒孩子的自我認知,讓孩子看到自己獨一無二的能量。

這里,我們可以來聽一個激動人心的小故事:

一個孩子讀書的時候,首先遵從父母的意愿選擇了文學,但不幸的是,老師直言他不是學文學的料。接著,他又嘗試了油畫,很慘的是油畫老師也把他給否定了。

后來,這個不成才的學生,在學化學的時候,被化學老師特別肯定,說他在做事情的時候專心致志,具備學化學的品質。

這個孩子,后來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他叫瓦拉赫。

根據(jù)他的故事,人們總結了一個“瓦拉赫效應”:學生的智能發(fā)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自己最佳點,使?jié)摿Φ玫匠浞值陌l(fā)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

無論是你,還是孩子,如果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先別著急著懷疑自己的智商,嘗試去找一找自己的智能領域。

不是不夠好,而是沒有找到自己的最佳點。

03

第二種,基本規(guī)律的聰明。

基本規(guī)律的聰明,不同于特定領域,而是針對大多數(shù)事件。

當我遇到一件事情,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我能不能進行快速地思考,迅速找出解決辦法。

這是“聰明路徑模型”。

這種聰明路徑,其實在我們的很多名人故事里常常涉及。

比如司馬光砸缸。當別的孩子都在發(fā)呆或者打算叫大人幫忙的時候,司馬光已經明確了要砸缸救人。

《世說新語》也講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王戎小時候和一群兒童到村外去玩,看見一棵李樹結了許多果實,小孩們高興地爬上樹摘果子,只有王戎沒去摘。有人問他怎么回事,王戎說:“這樹長在大路邊,果子竟然還有那么多,一定是苦的?!焙⒆訃L了幾口,果然是苦的。

這個故事應該是假的,我們可以當個寓言來看看。

擁有聰明路徑的人,在遇到大事小事時,思考的速度更快,得出的結論也更符合實際情況。

聰明路徑關注的不是結果,而是思考的過程。

這里有四步。

第一步,收集足夠的信息。

要得到足夠的信息量,需要感知能力。

需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身體去感覺,發(fā)揮我們的全部感官,收集信息。

有個成語叫”閉目塞聽“,非常好地形容了有時候我們是如何對身邊的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

這也是很多時候我們會吐槽孩子的點,明明帶他去旅游了,明明去了一個很不錯的地方,看到了很不錯的東西,孩子就當沒看見一樣。

當感知沒有發(fā)生的時候,即使帶孩子看遍天下美景,也并不會產生多大的效果。

就像路旁的那棵李子樹,其他孩子只收集到了李子這一個信息。

而王戎則收集到了:李子,種在路旁,果實還有很多,行人會經過等信息。

(一蔓一豆原創(chuàng)作品)

同樣是夏天出門,有人只收集到了出門這個信息。

可能還有人收集到了:太陽曬,路很長等信息。

第二步,運用背景知識。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對一件事情進行分析,或者對一個事物進行了解,都是因為我們缺乏背景知識。

比如面前的一個花瓶,它古色古香,造型優(yōu)美,但你怎么都看不出它到底是不是古董,因為,我們沒有關于古董的知識。

背景知識一方面來自我們生活中的經驗,一方面來自他人的經驗。

想要得到足夠多的背景知識,一靠多看多聽,二靠讀書。

如果王戎沒有吃過酸李子,他可能也會上去摘,因為在他的認知里,李子都是甜的。

如果司馬光不知道缸是可以砸的,可能在關鍵時刻也沒有辦法做出這個決定。

第三步,以問題為導向,關聯(lián)信息和知識。

在我們收集到的信息,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我們已有的背景知識之間,需要有一個橋梁。

這個橋梁,就是關聯(lián)。

但怎么關聯(lián)呢?

前提是有問題。

司馬光的問題很清楚:怎么把人救出來。

王戎的問題其實挺模糊:要不要去摘李子。(其他孩子估計都沒有問過自己這個問題)

包括夏天出門時,有人會問:出門時我要帶點什么。有人則從不問這個問題。

有了問題,信息能用上了,知識也能用上了。

我們常常會給孩子講《放羊的孩子》,以此提醒孩子不要說謊。但根本而言,是要讓孩子知道,說謊與不被信任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當我們要騙人時,先要思考自己是否愿意建立這種因果關系。

孩子下次想要說個好玩的謊言時,他們可以提前想一想:說這樣的謊會不會讓我失去父母的信任?

中西方各種寓言,比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狐貍說葡萄酸,大部分都在向我們展示這種聯(lián)系——基于問題下的關聯(lián)。

聰明的人從寓言里學會了思考,而有些人,只看了一個熱鬧的故事。

第四步,動手實踐,解決問題或者優(yōu)化方案。

到了第四步的時候,我們就要講自己前期感官積累的信息和大腦儲存的知識,以及自己思考過后確認的聯(lián)系,進行實踐。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有一段時間很喜歡扔東西,如果你不理解,肯定就會批評孩子,其實,孩子就是通過扔東西的實踐,來找到一個結論。

慢慢長大以后,我們還是需要在實踐中去驗證我們的決定,如果是對的,我們就重復操作,如果是錯的,我們就調整調整。

實踐分為:放棄,或者前行。

如果做出的決策是:這件事情不值得做,那就舍棄。

對,舍棄也是一種實踐。會做取舍的人,其實也是會思考的人。

如果做出的決策是:這件事情應該這樣做,那就嘗試。

王戎選擇放棄摘李子,司馬光選擇勇敢砸缸,這都是在實踐自己的思考結果。

04

明白了什么是聰明以后,怎么培養(yǎng)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就有了兩條路。

第一條路,讓孩子在某個領域持續(xù)積累。

每個孩子的聰明領域不同,人類有各種各樣的聰明,會說話的聰明,身體聰明,邏輯聰明,空間聰明,溝通聰明,探索發(fā)現(xiàn)的聰明,深入思考的聰明,音樂感受的聰明,自我管理的聰明,而不是用成績來定義孩子是否聰明。

想要找到孩子的聰明領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來我們太容易被世俗裹挾,而選擇了盲目跟風。

大家都在學這樣東西,大家都說做這件事才能聰明,于是我們也就去做這件事了。

二來,即便是成人,也并不意味著擁有獨立而深入的思考能力。

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現(xiàn)好,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成長,這是需要不斷觀察,不斷反省,不斷嘗試才能做出的選擇。

所以,很多人寧肯選擇走別人的路,因為找自己的路,極難。

如果嘗試從大家都走的路里跳出來,需要做到兩件事。

首先,需要觀察和發(fā)現(xiàn),陪孩子進行更多的嘗試,找出孩子愿意投入并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地方。

其次,深入學習某個領域。

如果每條路都隨便走走,沒有深耕的地方,很難體會到堅持,更別提說突破中需要用什么方法,怎樣更好地探索。

一個領域學到一定程度,就具備了基本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

有了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便有了這一方面的學習力。

第二條路,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多觀察,多思考。

思考的要緊部分是——給孩子信息,給孩子問題。

最近,我給孩子講《戰(zhàn)國策》,秦惠王手下兩個謀士,一個是張儀,主張攻打韓國,一個是司馬錯,主張攻打蜀國,我先問她選擇哪個方案。

她選的是攻打蜀國,理由是這里偏僻,不會有其他國家來援助,而攻打韓國,周圍的國家會來幫忙。

我再給她念兩個謀士的建議。

念完以后,我問她:如果你是秦惠王,你聽誰的?

通過這些問題,她的思考比最開始要更周全。

包括日常討論新聞,比如重慶山火,我設計的問題就有:為什么重慶的摩托車成了救火的重要運輸工具?

信息很重要,知識更重要。

比起信息和知識,問題更是無比重要。

這兩條路都是很難的路。

丟一本《唐詩三百首》給孩子,讓孩子背誦,這是容易的。

陪著孩子深入地學習,這卻是難的。因為即便我們是成人,即便有老師,很少有人深度學習過。

鼓勵孩子觀察和思考更難,因為我們自己可能都不曾認真地看過這個世界,對那些美好的東西抱著隨意的態(tài)度。

我有時候也想偷懶,直接把學習丟給孩子就好了嘛,新聞簡單看看就好了嘛。

但更多的時候,還是選擇了繼續(xù)努力。

任何事情可躺平,但在思考上躺平,我會有負罪感。

05

其實還有第三種聰明,智慧的聰明。

這種聰明,并沒有任何形式。

比如《射雕英雄傳》里的郭靖,那么笨。

但最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比如孔子,在自己的理想道路上一路挫折,被人譏笑“如喪家之犬”。

但儒家思想,卻成了中國人的底色。

在讀《戰(zhàn)國策》時,一方面我很為謀士們的聰明機智而嘆服,但又忍不住想起了孔子,比起前者,我更認可后者,因為他已超越了聰明,達到了智慧。

這種智慧的聰明,它可能顯現(xiàn)出來的是笨,是傻。

但它之所以是大聰明,根源在于,有理想,有堅持。

孩子并不能夠很快地學會什么,并不重要。

孩子日常表現(xiàn)也可能會有點跟不上同伴的腳步,沒關系。

只要他慢慢找到自己的人生,有愿意堅持的事情,愿意一點一點地去實現(xiàn),愿意用自己的想法,去幫助到更多的人。

一個父親,帶著孩子,看到了一群乞討的人。

他沒有說:你看,你如果不讀書,就會變成這樣。

而是說:你如果努力地學習,也許能改變他們的命運。

這是大聰明。

回頭看我們的孩子,他們在慢慢成長,在尋找自己的方向。

這條路,有我們能做的,陪著孩子進行真正的學習,嘗試真正的思考。

還有我們做不到,但可以等待的事情。

比如——找到他們自己想要的人生。

首發(fā):陪孩子思維成長 公主號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4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