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十五:好人Z姐姐(貼公眾號的文)

2023-7-30 15:27 原創(chuàng) · 圖片1

不補課的孩子也有春天:考入上海交大,她有話說 ...

原創(chuàng) z同學 小花生網 2023-08-17 20:42 發(fā)表于上海 27人聽過

橘子: 前段時間,和大家分享了一篇花友帶自家娃考進交大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從媽媽視角,講述了孩子從學齡前進入大學后的十八年教育路徑。

最近,在小花生App社區(qū)我們又收到一條喜報,花友 @上弦明月半 說:自家娃的表姐Z從長沙考入了上海交大。

娃眼中,這位表姐有三好:好成績、好朋友、好榜樣。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 @Z同學 在高中前從未補過課,剛進入高中時也曾被虐慘,數學成績在班級倒數,用她自己的話說“反正就是稀爛,不能更差 ...“

很好奇她這一路的故事,她的“交大”之路怎么走通的呢?

于是,我們和Z同學進行了一場接近兩個小時的采訪,她給到了我們三個關鍵點:

“穩(wěn)扎穩(wěn)打”的努力

從容的心態(tài)

父母的寬容與陪伴

今天,來看她的故事。她分享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非常平實接地氣,感覺特別適合讓孩子們自己去讀,如同在參與一場來自”前輩姐姐“的心得交流會。

感謝 @Z同學 ,感謝@上弦明月半,一起來看看這份獨特的“一手經驗談”!

1.高中前,沒補過課

我家在湖南長沙,從小學到初中,我是一路讀著公辦學校過來的。

小時候我屬于那種比較乖的小孩,學校要求學什么,我就學什么。 上課認真聽講,作業(yè)認真完成, 就足以應對考試。

課內的學習基本沒什么壓力,成績也一直比較靠前。

所以,我 小學學習一直比較順,也沒補過課。

不過,相比較初高中,爸爸媽媽在小學的時候,在我身上花的時間最多,給了我很多學習上的陪伴與支持。 兩個人也有各自的分工。

媽媽主要負責日常生活和學習習慣,管得瑣碎。

她還非常關注我對課內知識的掌握。

我記得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每到寒暑假,媽媽就會抓著我聽寫詞語。語文書后面的生詞表,一定是要全部過關的。

三年級學校開始上英語課后,媽媽就開始抓背單詞這件事,英語書背后的詞匯表都是必須要過關的。

還有各種學習上的習慣:怎么做作業(yè)、要完成多少作業(yè)、握筆姿勢怎么糾正…

總的來說,媽媽在這個階段更像個“大管家”,方方面面做得很細,為后面的放手打下了很扎實的基礎。

家里的書架(小學和初中讀的部分圖書)

爸爸也不是甩手掌柜,是親力親為,帶著我做過不少課外拓展。

我印象比較深的大概是在小學四五年級,當時有個小型奧數比賽,學校給每個人發(fā)了一本書,上面有一些參考題。爸爸會每天在家教我做上面的題,一道一道地講。

我爸還特別喜歡古詩詞,家里有一本很大的書。每天,他都會給我講一講有趣的歷史小故事,有各種各樣的,比如蘇東坡與佛印和尚間的趣事等...

在我讀小學高年級時,當時《中國詩詞大會》很火,爸爸還會經常帶著我看這種節(jié)目。

另外,我玩國際象棋、搞各種運動、看世界杯... 爸爸也都會陪同。所以小時候,每次問起雙親中更喜歡誰,我都是毫不遲疑地答:“爸爸?!?/p>

小升初也很順,安安心心地就近入學,基本沒怎么折騰過。

我家是學區(qū)房,對口的小學其實一般,但是初中很不錯。

這個初中和我們湖南非常有名的一所高中在一個教育集團里,高中每年都有很多厲害的學姐學長考入清北。

這所初中每年還有3%的直升高中的名額,所有有不少家庭會在小學選擇這個學校,希望通過初中能直升到對應的高中。

因此小學我一直按部就班讀著家門口的學校,小升初一場試都沒考,安安心心地進入了對口的初中。

初二的暑假在外旅行

進入初中后第一個月的月考,我第一次經歷了年級大排名,當時我是年級第五名,這也是爸爸媽媽和我第一次了解我的學習水平到底在什么位置。  
 

月考排名下來以后,爸爸和我明確了目標:我們學校有直升名額,而且直升的高中非常好,我們一定要爭取直升上去。

所以整個初中,我一直都是帶著明確目標去學習的。 爭取直升——這就是我初中努力學習的源動力。

為了保持能順利直升,我在弱勢的英語科目上下了很多功夫,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在初中把英語學成了優(yōu)勢學科。  
 

小學時候的我英語不是那么拔尖,因為很多同學提前在外面學了新概念,我沒有學過,所以英語水平僅限于課本的要求,但應對小學英語考試還是沒問題的。

六年級時在英語老師的引導下,我開始有意識地去背英語單詞,當時只想著提前背一些,以后學起來就會輕松一點。

小升初的暑假我也一直在堅持背單詞。單詞認清了,就掃除了閱讀的最大障礙。所以到了初一,我的英語成績有了很大的變化,已經能保持在班里比較靠前的位置了。

因為喜歡英語這個學科,整個初中階段我花了太多時間學英語,這也導致我的時間和精力都被英語帶走了,對于數學、物理這兩個薄弱學科投入太少。

這可能也是我高中崩潰的伏筆。

初三的四月份,我順利地免試直升了理想高中。

2.高中,曾被全方位碾壓

初三畢業(yè)的那個暑假,老師建議大家去報個高一的預科銜接班,周圍很多直升的同學都去了,本著“隨大流”的心態(tài),我也跟著一起報了班——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參與補課。

整體讀下來后,我感覺高一預科的補習還是蠻有用的。畢竟提前學了一遍,開學后正式學習就會輕松一點。

我們高一是九門學科一起學,而我恰好是屬于各科學得比較平均的選手,基本沒有偏科。加上提前學了一些預科,所以 總成績比較靠前,在班上一直算是上游學生。

當時打羽毛球

高二分科、分班后,我的噩夢就開始了。

我選的是物理方向,因為總成績還不錯,所以被分去了一個層次更高的班。

我從小學到高一,成績一直都不錯,我也想一直保持住自己靠前排名、保持住各科的好成績,所以每次考試時,都有一種緊迫與壓力如影隨形。我不希望自己成績跌得太靠后。

但在這個新的班里,我的 總成績第一次排到了班級中下游,數學成績連續(xù)倒數……

我記得有一次考試,數學成績沒有發(fā)到智學網上,數學老師就把成績貼到班級后面的黑板上,雖然沒寫名字,但有排名。我過去一看,我的學號和成績排在最末端,是班級最后一名。

當時雖然表面上是自嘲,“哈哈哈”就過去了,但心里特別不好受,特別不想當這個最后一名。

從高二開始,我的學習和心理壓力陡增,整個人一直在焦慮的狀態(tài)中。那段時間情緒消耗比較多,成績非常不穩(wěn)定。

數學就是起伏最大的一門學科。

剛升入高中的時候,我的數學就不像英語一直很拔尖,反而比較中規(guī)中矩。


到了高二后,數學的整體難度陡升,我們班又是層次比較好的班,班里很多大牛都是從競賽退下來的,基礎非常扎實,慢慢地我就開始跟不上班里的節(jié)奏了。

比如老師經常會在黑板上列一些壓軸大題,同學們都能上去寫,但我就是寫不出來。這些壓軸題老師講過后我最后能聽懂,但聽懂和會做是兩碼事。 我可能聽懂了,但是我知道我沒有真正學會去做這個題。

陶平生教授出的2008年江西高考數學大題

我們班的數學難度已經遠超我的數學能力了,再加上前面有一些基礎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各種原因疊加下來,數學就越學越差,當時真的學得特別痛苦。

高三甚至好幾次,數學考試都是倒數第一。

3.奮起直追

可能吊車尾吊多了,我的心態(tài)上也漸漸麻木了。

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因為數學作業(yè)沒寫好,數學老師來找我,一開始我還有點羞愧,內疚,到后面我就覺得無所謂了,反正已經這樣不能更差了。

到后面慢慢把臉皮“磨”厚,我能主動帶著問題去找數學老師,考試的壓力也松了下來。

雖然學習上頻頻受挫,但我學習的意志一直都在。我當時給自己劃的底線就是,不管學成什么樣,只要我不放棄學習就行。

到了高三,數學考試一輪、二輪復習的時候,我開始有意識地去精細化地夯實基礎。

老師也會發(fā)很多試卷海量轟炸,但我做作業(yè)速度有限,有時候只能挑著做。這時候我就在時間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和同學協(xié)作。

比如物理習題方面,我就找了跟我成績差不多的朋友,把她習題上的錯題挑出來做 (果然錯一堆) ,同時也跟她交流一下自己生物卷子上有哪些錯得多的或者值得做的大題,做到更有效率地刷題。

高三物理練習

現在回想起來,能堅持把這些困難“啃”下來, 爸爸媽媽在背后做了很多工作, 他們對我真的是無條件的支持和信任。

我上的高中其實離家的距離很遠,單程要花50分鐘通勤。爸爸媽媽第一時間選擇把家搬到高中附近, 陪讀了整整三年。

不管每天再崩潰,只要晚上回到家,看到他們兩個人都能讓我很安心。  
 

不管我在家學到多晚,一定有一個人一直陪著我,看著我躺下去睡覺了他們才去休息。

還有升入高三后一塌糊涂的數學,他們其實跟我提過好幾次要不要去補數學,但我覺得自己還能學,一直拖著,但他們也沒有強迫我一定要去,反而給了我很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和空間。

可以感受到,他們其實比我更焦慮。但爸爸媽媽的情緒一直藏得很好,他們一點也沒有把自己的焦慮、不安傳染給我。

媽媽反而經常開導我:結果就隨便吧,但是過程還是要努力一把的。

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我漸漸與自己“吊車尾”的成績和解了,不再把自己架在一個“好學生”的框框里,考試也不那么重名詞,只是埋頭去努力,盡全力學好每一門學科。

還有班里的同學們,也時刻用他們的努力激勵我堅持學習下去。

我們班的同學經常自己找題做,拓展著去學。許多比我成績好的同學都在“卷”,他們就像榜樣一樣立在眼前,要是我還偷懶的話,真的會很羞愧。

到高中的最后階段,我其實一直沒有什么“考學”上的目標。  
 

老師給大家發(fā)了一張明信片,想讓每個人寫上自己夢想的大學。我當時想了很久,寫不出一個學校,最后只擺上去四個大字“高考加油”。  
 

高考考完后也沒有想象中“解放的感覺”,我甚至都沒估分,很平靜地等著成績下來,沒想到最后的成績出人意料地好,物理成績考出了我高中生涯的最高分!

最終我還憑借著這個出人意料的高考成績,順利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了。

4.高中復盤

讀高中,真的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仡欉@三年,有幾點特別想要和大家分享。

1、主動記憶知識點

考前翻閱教材復習,大多只會產生一種“我有印象/我都記得”的感覺,囫圇吞棗地過一遍,但這些知識到底是印象模糊還是完全掌握了呢?雖然也是自主復習,但更多的還是被動接受。

之前,每到要考副科的前一晚,我就會把生物地理書拿出來,從頭到尾地翻一遍。但隨著學的書本越來越多,考前翻教材的工程量事實上也非常大,同時效果也有限。

印象比較深的是一次生物月考,考到人體體液PH值。我清楚地知道昨晚有翻到過,記得它在教材上的大致位置,但不記得具體數值了。當時看書的時候感覺自己都知道,但事實上并不能主動想起來。

閱讀教材很重要,預習、查漏補缺…都需要回歸教材,但記憶知識點的話,通關主動回憶的效率會高很多,像挖空訓練、自己列知識清單都是很好的方法。

社區(qū)內,花友@月影婆娑 家娃整理的知識清單

2、錯題,及時解決

錯題總是一輪一輪地出現,平時作業(yè)、刷題、考試過后,都有錯題需要整理。

平時我總想著今天作業(yè)還沒寫完,先折個角或者打印下來之后有時間了再練。但事實上是,高考都考完了,我還有數學一輪復習的習題沒更正完,總之非常后悔。

3、多交流,了解得分與失分的背后原因

我的高中語文老師非常強調feedback,強調面批。 特別像作文之類,考試之后我們只知道分數,一定要找老師問清楚為什么得分,為什么丟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

數學物理也是如此,平時數學物理上有一些課堂、作業(yè)上的問題,我習慣整理出來,自習課、大課間抽空去主動問問老師,讓問題及時得到解決,也是讓老師更了解我們的學習情況。

每次作業(yè)或考試后,除了等級或分數的評定,還應該有更詳細地分析,以及未來應該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還有和同學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數學方面,解題的方法往往不只一種,不妨多去問問,開拓思路。

高三下學期時,老師發(fā)的作業(yè)、卷子一大堆,我做題速度有限,有時候只能挑著做。一些學科,我就找了跟我成績差不多的朋友,把她習題上的錯題挑出來做,交流一下有哪些錯得多/值得做的大題。在時間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和同學協(xié)作,做到更有效率地刷題。

如果有同學來問題目的話,也很值得耐心去回答,講解本身就是對題目更深的理解。并且,我自己也碰到過幾回以為自己理解了,同學一問才發(fā)現自己還存在知識漏洞或者忽視了問題的情況。

和同學講題,也屬于“費曼學習法”

4、有針對性地刷題

刷題是講方法的。 高三下期,我數學考試時總是因為粗心大意、知識不清錯了好多道選擇題(好心痛),于是就開始了晚自習專項刷選擇題的訓練,選擇題做得好些了,再開始每天刷基礎大題。

老師也給我們推薦了很多刷題方法。比如 語文老師推薦“套卷、專項、套卷”的刷題方法,從套卷中刷題感,找薄弱知識點,再刷專項補缺,最后回到套卷。

比方我有好幾次語文月考(套卷)的選擇題都栽在了非連續(xù)文本閱讀,針對這個問題,我會在下一個階段抽早讀的時間,在“53”上挑歷年非連續(xù)文本真題,專刷選擇題。

刷題要注意限時 。我自己就經常出現寫作業(yè)時慢慢摸索能搞出來,但考試時時間不夠兩眼抓瞎的情況。

跟物理老師交流后,我開始有意識地限時刷題。時間到了做不出來就先放著,更正時再詳細了解解題思路,漸漸提高寫題速度,也減少時間的浪費。(畢竟單單會做還不夠,還需要有速度。)

社區(qū)內,花友@穿山甲 分享的物理筆記

5、學科上,學會取舍

對我來說,越喜歡的學科,越愿意投入時間去學。初中時我就是經常背單詞、學英語,所以數學就沒空刷題了。

我的確有在努力、在搞學,但事實上是,我的時間并沒有花在刀刃上。數學逐漸成為了我比較短板的學科。我應該在學好英語后,多分出一些時間去搞搞數學。

學科中也要學會取舍——先抓牢基礎,再求提高。仔細去看月考的數學試卷,關鍵的丟分還是在基礎。做好前面該做對的,也能拿到挺滿意的分數。

尤其到了后期階段,死磕壓軸題(前期有時間還是要花心思去掌握)對于提分來說,效率并不太高,不如把前面的基礎打牢。

6、多歸納整理,少犯相同的錯誤

數學、物理有很多易錯點。反復犯錯的知識點或者題目,可以集中記在一張紙上,作為考前的提醒。

比如物理電磁學中,我經常會忘記分析重力。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我就把這一點寫下來,盡量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

網圖:物理筆記

7、堅持運動

高中是個腦力、體力的持久戰(zhàn),運動一定不能落下。

從高一開始,如果不下雨,每個晚自習我都會去操場上跑2-3圈再回家。一來鍛煉鍛煉,二來也放松下自己的心情。

作者和花友女兒在運動

5.

考入理想大學,我的三個關鍵詞

其實回頭來看,我并不是那種頂尖的學生,不能很輕松就勝任各種學科、不同難度的學習。

努力 ,才是貫穿我12年學習始終的關鍵詞。小學初中的“牛娃”光環(huán)散去后,我只是一個成績稍微好點的普娃而已。

我自己總結下來,覺得能考上上海交大,有3點非常重要:

關鍵詞1:穩(wěn)扎穩(wěn)打地努力

從小學到高一,我各科的成績都很均衡,幾乎不怎么偏科,所以綜合成績一直很好,不管班級還是年級排名都很靠前。這份穩(wěn)定的好成績,讓我的學習進入了良性循環(huán)。  
 

穩(wěn)定的自學、自律習慣,則為我的學習打下好基礎。小學很多時候都是在爸爸媽媽的監(jiān)督下去學習的,到了初中后他們就逐漸放手,很少管我的學習。這個階段,更多是我在主動學習。  
 

初一語文讀摘評

就拿學英語這件事來說,我其實接觸英語接觸得比較晚,三年級學校開始上英語課了我才第一次接觸。身邊很多同學當時幾乎都在外面提前學過英語了。

雖然起步晚,但這么多年來即便沒有補過英語,但我還是靠著努力自學把英語變成了我的優(yōu)勢學科。

關鍵詞2:從容的心態(tài)

以我的個人學習經歷來看,心態(tài),是相當重要的一點。

回顧我的高中三年,確實比較起起伏伏,高一時在普通班,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學習后,高二被分到了更高層次的班級。

初到新班級,新鮮、緊張,好奇其他同學是怎么學習的,同時也首次到了班級名次靠后的位置。因為畢竟是從來沒有過的體驗,的確還會有比較大的落差感、不適應感。心態(tài)開始有點崩,年級名次也往下滑。

但是吧,隨著玩尾巴的次數越來越多,也就漸漸心態(tài)放平,不那么看重名次。自己會好受些,考試也不會怎么緊張。

我分享的就是,還是需要一定的心理預設,一切從零開始的預設,這并不代表我們不優(yōu)秀,而是幫助我們適應,當然了,事情也并不會有多么多么可怕,但是適當的心理預設,能更好地緩解一些可能發(fā)生挫敗感落差感。

同樣的,如果像我一樣,在有心理預期的情況下,還是會有比較大的挫敗感,那也不需要苛責自己,或許是因為我們還需一些磨練來慢慢適應,同時可以去主動尋求老師同學的幫助。我們經常講“以平常心應對考試應對生活”但這大概也不是嘴上講講就能做到的,還需要時間和經歷。

高一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說過,學習就像是在黑暗里洗衣服,只有考試過后,燈亮了,我們才知到衣服洗得好不好。

圖片來自《小歡喜》劇照

學習時全力以赴,考好了自然高興,考得不如意了也不全然是件壞事,一來是對知識漏洞的梳理,二來也磨練了心態(tài),三來也是對下個月努力搞學的鞭策。但時全力以赴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我個人覺得吧,好的心態(tài)是明白結果的重要性,但又不把結果看得過分重,同時不放棄、重視努力進取的過程。所謂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求學路上起起伏伏在所難免,做到不糊弄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關鍵詞3:父母的寬容與陪伴

我們家氛圍一直很好。爸爸媽媽從小學到高中,慢慢由我學習的管理者變成了默默陪我學習的人。他們對我的支持和信任,還有后期對我的鼓勵,一直鼓舞著我往前沖。

上高中后,我崩潰過很多次。但是不管我在學校有多崩潰,心里有多難過,只要我回到家里,這都不是事兒了。  
 

我隨時回頭,爸爸媽媽都在我身后,他們就是我堅強的后盾。

劇照:墊底辣妹

很多我的決策和想法,如果和他們出現了分歧,只要大方向是一致的,他們肯定會尊重、支持我的想法,不會強迫著我必須去遵從他們的想法。


比如當時選科的時候,我不想選“物化生”,就想選“物生地”,他們沒有強硬地要我一定要選哪幾科,也沒有試圖把他們的想法灌輸給我,反而很支持我的選擇。

包括讀大學,爸爸媽媽也沒有具體的要求,我們全家包括我自己都希望能去北上廣這些大城市讀書。

我媽媽當時說,即使去不了很頂級的學校,能去中南大學她都很開心,結果沒想到最終我能被上海交通大學錄取。

【編輯】回看Z同學這十二年的求學歷程,并非一直是“順風順水”的。再牛的娃也會遇到學習上的坎, Z同學用自己的努力、強大的心態(tài)和全家齊心的氛圍,考入了上海交大。   
從她身上,我們看到:在學習這件事上,穩(wěn)扎穩(wěn)打 地努力也許比所謂的“聰明”更有幫助。   
這也許是我們最能參考、最能復制的一條“雞娃”思路,一步一個腳印地穩(wěn)穩(wěn)地前進,結果也能走得很遠...

---全文完---

恭喜Z姐姐考上上海交大????????

每次談起Z姐姐,妞都會情真意切地表白:Z姐姐真是好人,她一定會一生平安。

Z姐姐有三好。

好成績

這一點在以前的日志里有介紹,是Z姐姐最廣為人知,也是我們最習以為常的好。具體可見以下日志:


Z姐姐高中走讀,日常生活不用操心,但學習方面并不順利,因為一直沒有上補習班的習慣,所以初中畢業(yè)后也就在開學前上了半個月銜接班,結果開學考被虐慘,總分排名四百多,沒上重點班,于是迅速調整狀態(tài),奮起直追,終于在高二成功進入了重點班,高三繼續(xù)保持,最終考上了上海交大。    
 

Z姐姐的選考科目是物生地。           
 

好朋友

錢鐘書在《圍城》里寫到: “旅行,最能試驗得出一個人的品行。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現的時候。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以結交作朋友?!?/i>        
 

Z姐姐和妞無疑久經考驗,成為了親近而不緊密、信任但不粘乎的好朋友。因為身處兩地,妞和Z姐姐除去寒暑假,其他時候基本見不到面,交流主要通過微信和QQ,雖然平時不聯系,但是隨時可以暢所欲言。

好榜樣

Z姐姐最讓妞感念的是,她親身示范并鼓勵妞在經濟不獨立,財務不自由的情況下,以學業(yè)為底氣,在親友交往的層面上實現了社交自由。

(根據“知乎”的定義, 社交自由指的是可以自由地選擇與誰見面、請誰吃飯、和誰交友,可以忽略那些不想加的微信申請人,可以禮貌地拒絕飯局,也可以有自己支配的社交空間。

要實現社交自由,最重要的是擁有最基本的底氣。都市年輕人底氣的基本來源,是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和財務自由。擁有了最基本的自食其力的能力和可支配的收入,才能夠最基本的做到不依附于期待他人,獨立地開展屬于自己的生活。

不過Z姐姐并沒有想到有一天她會因此被“反噬”。

妞初一寒假回老家過年,表姐妹三個——妞、讀初二的Z姐姐、讀高一的Y姐姐——都住在妞的奶奶家。某天,Z姐姐的奶奶請妞奶奶(兩家距離很近)全家和其他一些親戚中午吃農家樂,臨出門的時候亂哄哄,反正一輛車裝不下,Z姐姐雖然不大愿意,但還是獨自坐車先走了,我們也準備出發(fā),Y姐姐磨蹭到最后一刻終于爆發(fā):“我不想去,作業(yè)都寫不完,還要去坐那么久,還要聞煙臭,煩死人了?!?/p>

Y姐姐的媽媽試圖勸阻:“別鬧,趕緊收拾?!?/p>

妞奶奶倒是馬上同意:“那就別去了,在家里好好呆著,我們吃完馬上回來給你做飯(柴火灶,不敢在沒有大人在場的情況下讓城里娃燒火)?!?/p>

妞趁機湊熱鬧:“奶奶,我也不想去,那里的菜肯定特別辣,沒有我能吃的?!?/p>

Y姐姐的媽媽:“確實呢?!?/p>

奶奶毫不猶豫:“那你倆就都好好在家里呆著,我們吃完就回來了。”

兩人乖巧地:“好的。”

我們這輛車到農家樂的時候,Z姐姐正一臉欣喜地站在院壩邊翹首以待,然而車停開門,覺察到下來的人里并沒有妞和Y姐姐,雖然上揚的嘴角由于慣性沒有立刻耷拉下來,但是她眼睛里的光已經消失了。

又過了一會兒,能來的客人都來了,飯菜上桌,大家才發(fā)現Z姐姐不見了,她媽媽出去找到她:“在后面的走廊上看書,沒聽到這邊叫吃飯?!?/p>

我、妞奶奶和Y姐姐的媽媽尷尬地對視了一眼,假裝沒有注意到Z姐姐微腫的雙眼、明顯的鼻音和低落的情緒。

這件事的后續(xù)就是Z姐姐一氣之下沒有按照原計劃飯后返回她外婆,即妞奶奶家,而去了她自己的奶奶家,第二天調整好心情后,快到中午才回來,妞和Y姐姐見到她,都有點惴惴不安的心虛。

愿Z姐姐好人一生平安,前程似錦,來日方長??????


回應4 舉報
贊23
收藏58
1年前
表姐去了上海交大,真棒啊
1年前
好厲害????
1年前
雅禮的學霸姐姐嗎?真厲害??
1年前
話說選科也很重要啊,我們這邊今年物生地組合賦分也比物化生平均高5-10分呢
發(fā)布

推薦閱讀

上弦明月半
上弦明月半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