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明火古詩導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三年級下)

2020-4-2 16:03 原創(chuàng) · 圖片13



?       終于寫到王維啦!

 

     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里記載,王維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縣),是河東王氏的一支。他出生的王家, 母氏崔家, 都是盛唐時期五姓七家(唐朝五大著姓: 崔、盧、王、李、鄭)。王維家數(shù)代官宦:高祖儒賢任趙州司馬,曾祖知節(jié)任揚州司馬,祖父任協(xié)律郎,父親任汾州司馬。司馬是州郡副職,并無實權(quán),是個閑職。協(xié)律郎是朝廷中太常寺下掌管校正樂律的官。可以看出,雖然遠祖是望族,但是到王維的父輩,只是普通官宦家庭。

門閥士族從東漢開始形成,進入魏晉南北朝以后,居于社會的上層,世世代代享受著政治和經(jīng)濟上的特權(quán),在文化上也處于壟斷地位,寒門庶族很難得到發(fā)展。

     到了唐代,科舉開始推行,武則天推行一系列打擊世族的政策,情況開始發(fā)生變化。雖然當時社會上門閥觀念仍然延續(xù),世族憑借門第優(yōu)勢,文化傳統(tǒng)的優(yōu)勢,和家族之間長期的密切關(guān)系,仍然容易躋身于政治上層。但是庶族開始興起,一些出身庶族的世人,通過科舉登上政治舞臺,甚至走上了高位。唐朝數(shù)十位著名的宰相當中,張九齡,陸贄就是出身庶族。在這之前,世族一直壟斷宰相的任命,現(xiàn)在,這樣的局面被打破了,無論是朝廷還是地方各級政府機構(gòu),庶族都有了更多進身機會。

    經(jīng)過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戰(zhàn)亂,進入宋代之后,舊世族的地位被取代。

   唐代的文學,藝術(shù)領(lǐng)域活躍著庶族士人,并且一直延續(xù)到宋代。例如,陳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李商隱,也包括王維。他們的家庭在當時社會地位并不顯赫,但是家庭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有希望通過文名舉薦或者科舉考試進入仕途,雖然在仕途上不一定身居高位,可是在文化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進入宋元以后,才開始出現(xiàn)了市民文化的代表人物,和庶族士人不同,他們無法入仕,或者進入仕途卻不能有任何作為,于是開始書寫下層社會居民的生活狀況,寫他們對封建禮教的叛逆,寫他們反抗權(quán)豪,追求道義,寫他們向往愛情婚姻自由,因此在以士大夫為讀者的正統(tǒng)詩文之外,才出現(xiàn)了以有一定經(jīng)濟實力的市民階層(主要是商人和手工業(yè)者)為讀者的雜劇,南戲。

    王維九歲時,父親王處廉去世。王維是長子,下面是四個弟弟,還有一個妹妹,連王維自己,最少有兄弟姊妹六人,全靠母親崔氏撫養(yǎng)成人。由于父親早逝, 教養(yǎng)弟妹和侍奉母親的生活重擔,落在王維這位長子的肩上。

    王維在《請施莊為寺表》說,“臣王母故博陵縣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余歲,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也就是說,他的母親是博陵崔氏(還記得前一篇導讀里提到崔護就是源自這一支嗎),是一位有文化,具識見的女性。一生虔誠信彿,師事北宗大照禪師三十多年。

     孝順的王維兄弟,也都自小奉事佛道,篤信禪宗,《舊唐書·王維傳》里“維弟兄促奉佛,居??邮?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本褪侵杆麄兤綍r只吃蔬菜素食,很少吃葷腥,不穿文彩錦繡衣服。

禪的本意即人皆有佛性,只需自己將內(nèi)在的佛性撥明,便可成佛。途徑是坐禪、靜慮、思維修、棄惡,也就是思想成佛。

   禪宗認為不需讀大量的經(jīng)籍,也無須苦行,只要用突然省悟之法即可入道,這就是"指直人心,尺性成佛" ,也就是"禪"字的本意。

     王維的祖輩們在各處為僚屬,游歷和識見非常豐富,母親又非常有文化,在這樣優(yōu)良毫不拘謹?shù)沫h(huán)境中,王維聰穎早熟,九歲就能寫詩做文,十五歲只身前往長安謀求功名,異鄉(xiāng)遠游的經(jīng)歷讓他寫下了許多充滿青春和激情的詩篇,詩名遠播,加上他“性閑音律,妙能琵琶” ,很受當時的上流社會歡迎。

  《舊唐書·王維傳》記載: “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昆仲宦游兩都,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席迎之?!?那時候他的年齡在十七歲至二十歲之間,可以看出王維在少年時代就具有不凡的膽識,出入貴者之門,靠自己的才情立足。而先拜高官,再入科場正是唐代進身的路徑。

    公元721年,王維進士及第,當時才二十出頭,被任命為太樂丞,隸屬于太常寺下太樂署。職務并不高, 主要工作是協(xié)助太樂令掌管使樂,遇有祭祀禮慶大典的時候,主持奏樂。但在唐代,五十歲考上進士都算年少的,王維這樣少年及第, 又立即授予官職是十分難得的,那時他青春得志,意氣風發(fā)。

    然而,也許是因為官場閱歷不夠豐富,王維在太樂丞任上只二三個月, 卻因太樂署下的伶人舞黃獅子,失察有責,被貶為濟州司庫參軍(看管糧倉的小官), 離開了長安。在歷史上當時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我們現(xiàn)在無法得知,只有《集異記》短短一行字的記載: “及為太樂丞,為伶人舞黃獅子,坐出官。黃獅子者,非一人不舞也?!?/p>

    唐人很喜歡歌舞雜技,盛大宴會往往要演出魚龍雜技,五色之中, "黃"是帝王之色, 除天子之外, 誰也不能舞黃獅子。在戒律森嚴的封建社會中,一個位卑職微的低級官,任何一點觸犯禁忌, 都可能讓人抓住把柄。

    公元721年,王維前往濟州,感受到官場黑暗險惡,他常常游覽當?shù)鼐吧?,與當?shù)仉[者賢士吟詩唱和。

    公元726年春,他辭去司倉參軍之職,離開濟州,一路游歷,在淇上隱居兩年。

     公元729年,王維回到長安,閑居在家,結(jié)識了孟浩然。孟浩然比王維大十二歲。兩位好友的深厚友情,開創(chuàng)了盛唐詩壇上重要的田園山水詩歌流派。當時孟浩然來長安應試,落第后滯留長安。孟浩然離開長安準備回襄陽的時候,王維作詩送別:“以此為長策,勸君歸舊廬?!笨梢钥闯霎敃r王維的心境,歸隱田園成為仕途失意時的最佳選擇。

    公元731年,王維的妻子去世,當時他三十一歲,“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贝撕笏麤]有續(xù)娶,獨自一人渡過余生。

    公元733年,張九齡拜相。張九齡是開元時期的名相,以敢于直言極諫著稱于世,其政治主張也很開明,孟浩然和王維都十分崇拜他。王維上詩請求引薦,“賤子跪自陳,可為帳下不” ,當時他的弟弟王縉(jìn)正在登封縣作官,于是他獻詩后去了嵩山東溪隱居。

    公元735年,在張九齡舉薦下,他到東都洛陽任右拾遺,《新唐書,王維傳》說: “張九齡執(zhí)政,擢(維)右拾遺?!边@一年他三十六歲。右拾遺是諫官,品級不高, 但為皇帝近臣,很有權(quán)勢,負責向皇帝進諫和舉薦賢良。


   公元737年,由于李林甫長期對唐玄宗進獻讒言,張九齡由右承相被貶為荊州長史,由張九齡舉薦的官員也受到株連紛貶職。王維奉命出任涼州河西節(jié)度使判官,雖然保住了性命,卻被趕出了長安這一權(quán)力中心。  

   王維在河西軍中生活一年多,度過了人生中不一樣的時光,政治上的失意,他并沒有在詩中透露,每日參贊軍務,起草文告,考察邊情,邊疆大漠的奇異瑰麗似乎溫熱了他年少的熱血,寫下了眾多傳頌千古的邊塞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甚至他后來回到長安后,友人赴河西,他都會寫詩送行,例如,大名鼎鼎的《送元二使安西》,無不透露他對河西生活的懷念,對友人的鼓勵。

   公元738年,三十八歲的王維回到長安,繼續(xù)擔任監(jiān)察御史,兩年后,升殿中侍御史。

   這年冬天,他從長安,經(jīng)襄陽,至嶺南,主持嶺南當?shù)氐墓倮暨x拔。途經(jīng)襄陽,王維興沖沖地拜訪好友孟浩然,卻意外得知孟浩然剛?cè)ナ?,年僅五十一歲,失聲痛哭,寫下了《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見, 漢水日東流, 借問襄陽老, 江山空蔡州” 江山依舊,漢水照樣東流,  困頓人生的孟浩然就此消逝,人生的知音再也難覓,漢水邊的蔡州城一片空寂。

    公元739年,王維自嶺南歸長安,下半年開始在長安南郊的終南山隱居。

    公元744年,王維四十四歲,《新唐書.王維傳》里記載,他為孝敬母親購置了輞川別墅,輞川是水名,在今陜西省藍田縣終南山下, 與母親在這里持戒修行, “與裴迪游其中,藏詩相酬為樂”,寫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

    輞川的園林建筑是王維親自規(guī)劃營建的,崗嶺起伏,縱谷交錯,有泉瀑溪湖和草木之勝。

    之后,他從左補闕遷侍御史,轉(zhuǎn)庫部員外郎,遷庫部郎中(主管兵器、儀仗部門的長官),當時李林甫、楊國忠相繼專權(quán), 目睹朝政的黑暗腐敗, 王維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在混濁的官場保持心靈的自由。王維和家人感情很深,他不能像陶潛那樣自由歸隱,“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 ,公職是他對家人的經(jīng)濟保障。

   公元750年,五十歲的王維失去了母親崔氏,他請求施莊為寺,把輾川別墅改建為鹿苑寺,在這里丁母憂 (去職服喪),“柴毀骨立,殆不勝喪”,可見,王維是家庭責任感很重的人。

   丁憂服滿后,王維出任吏部郎中,后任文部郎中,給事中(負責政令下達之前封駁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防止不適當或錯誤的政令下達, 協(xié)助皇帝把政策關(guān))。他常常回到輾川,徜徉于山水田園之間。

輞川在高山之間,山上盛產(chǎn)玉石,李商隱筆下的“藍田日暖玉生煙”就是這里。

    韓愈曾經(jīng)寫《諫佛骨表》, 勸諫唐憲宗。韓愈是崇尚儒術(shù)反對佛學的人。唐憲宗想把一節(jié)佛的指骨迎入宮內(nèi)供養(yǎng),韓愈勸諫說信佛對國家無益, 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而被貶粵東潮州, 也曾經(jīng)路過這里。

    當時正值寒冬, 韓愈只身離開長安,行至藍田,他的侄孫韓湘趕來送行,時值漫天風雪,他立馬藍關(guān)留下了千古佳作《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人困馬乏,都不想走了。

   每次從長安去輾川,王維需要走陸路到藍田,然后坐船進谷,到輾川鎮(zhèn)登岸,然后徒步才能到。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安祿山帶兵打進長安城,唐玄宗帶著愛妃,兒孫倉皇出逃。兩京陷落,王維沒有趕上扈從玄宗南逃,。被俘以后他想方設(shè)法逃避偽職, “服藥下痢, 偽稱痦疾” 意思是,服用許多瀉藥,得了痢疾,希望稱病。

    但是因為他既是官員,又是詩人,聲名盛望,還是被囚禁到洛陽菩提寺。  

   安祿山占領(lǐng)長安以后,常在凝碧宮宴飲作樂,叫來唐玄宗的樂工奏樂助興,還記得之前安史之亂的導讀里提到的樂工雷海清內(nèi)心憤慨,“投樂器于地,向西慟哭” ,結(jié)果被“支解以示眾”嗎?被拘押在菩提寺的王維從探望他的好友裴迪嘴里聽說了這一小時,寫下《凝碧池》,“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理再朝天。秋槐落葉深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對帝都淪陷的悲痛和對朝廷的思念之情盡在不言中。

   刀劍逼迫下王維出任了給事中的偽職,陷賊是王維一生中最為追悔的事,雖是被迫,仍然毀壞了他一生的名節(jié)。

  公元757年,唐軍收復了長安,洛陽后, 接受過偽官, 有過"失節(jié)"行為的官員被囚禁起來。王維因為對裴迪吟誦的《凝碧池》,加上他的弟弟王縉平叛有功,又愿以自己的官位贖其兄之罪,得到赦免。
 

   公元758年,王維復官,從正五品上的給事中,改任正五品下的太子中允,負責太子的禮儀和審復太子給皇上的奏章文書,之后他的官職一升再升,至 公元760年,任尚書右丞,尚書省是唐代的中央首要機關(guān)三省之一,右丞是具體管轄尚書省日常事務的負責人之一, 權(quán)任甚重。

    然而王維早已無意于仕途榮辱,《舊唐書·王維傳》里記載,“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jīng)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誦禪為事。”

     這株銀杏據(jù)說是當年王維親手栽種的。

    公元761年,王維的弟弟王縉蜀州刺史的任期結(jié)束,卻沒有被朝廷召回。王維上表,希望削掉自己的官職,放歸故里,換得王縉回京師。同年七月,王維病逝,葬在輞川,母親身旁。

    了解了王維的一生,我們來看他的詩歌,就能理解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王維十七歲的作品,他去長安游學,謀取功名,而家人在蒲州,今天的山西永濟。長安地處華山以西, 所以故鄉(xiāng)蒲州在華山之東,稱為山東兄弟。

   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

    年少的王維熱衷仕進,繁華的帝都充滿了吸引力,但是這里是詩人舉目無親的“異鄉(xiāng)”,茫茫人海,豪右貴勢之門中,詩人只是“異客”,“獨”在異鄉(xiāng)的生活狀態(tài)可想而知,熱鬧喧囂都是別人家的,“入門各自媚, 誰肯相為言?!?異鄉(xiāng)的門戶后面自有家人憐愛,誰會真地在乎寬慰我呢?
 

    平常的迎來送往里已經(jīng)品嘗到孤獨的游子,到了佳節(jié),更是無處可去,思鄉(xiāng)之情爆發(fā)出來,一發(fā)不可抑止。

    這兩句詩,和王維的生平是完全符合的,他是敏感而又深情的。

    詩人的思緒一飛千里,把讀者的視覺拉向了家鄉(xiāng)。如果現(xiàn)在仍在家里,大家一定已經(jīng)相約重陽日登高了吧?可是王維不說自己思念手足,卻體貼地為弟弟們著想:他們佩插茱萸,登上高處,興致勃勃,環(huán)視四周,卻發(fā)現(xiàn)大哥不在,家人無法團聚,他們會多么遺憾。

    這首王維早年的詩直白樸素,并不精致,卻因為道盡了那些久宦在外,旅戍邊關(guān),長期漂泊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情,而傳頌千古。

    王維一生大多數(shù)歲月,在開元天寶盛世,伴隨盛世,他卻幾隱幾出,半隱半顯。他的詩里有喜樂,沒有狂喜,有憂傷,沒有悲憤。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同樣經(jīng)歷安史之亂,有淪陷,有恥辱,生死一念,但是他的詩歌里看不到這些動亂,他始終是旁觀者,不像杜甫,筆下全是噩夢般的現(xiàn)實。

    王維首先是一位禪者,以禪宗的態(tài)度對待人世的一切,對一切境遇不生憂喜悲樂之情,一生呵護自己的內(nèi)心,透過色相看到空,成為“詩佛”,“詩禪”。

    當然,這也與他“博學多藝”有關(guān),他精通音律,書法上擅長草,隸各體,繪畫才能被后人奉位南宗畫派之祖,所以才能敏銳地捕捉自然的美和千變?nèi)f化,形成“詩中有畫”,“詩中有樂”的獨特風格,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自成一派,影響深遠,聞一多曾說,“王維替中國詩定下了地道的中國詩的傳統(tǒng)?!辈蛔x王維,難以徹見中國詩歌藝術(shù)的精髓。


回應 舉報
贊3
收藏3

推薦閱讀

童書松明火
童書松明火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