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幸福,就是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2019-10-13 21:56 原創(chuàng) · 圖片6


photo by  http:sunsplash.com

寫在前面:我想了一下,才把這本書的評論發(fā)到小花生網。這本書對于孩子來說太難了,但是它本身就不是給孩子看的,應該是大人去看,然后把里面的道理深入淺出的講給孩子聽。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它解決了很多的疑問,比如自卑來自于哪里、為什么會產生,如何改變生活方式,即怎么看待生活、什么是以自我為中心、如何課題分離等等。如果你也對怎么教育孩子有疑惑,或許這本書可以給一點解答吧。

一,幸福的另一種定義。
 

幸福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更是人們孜孜不倦追求的東西。幸福也是一個哲學話題,更是哲學家、心理學家想探討清楚的事情。關于幸福有很多定義,今天這篇文章要說的,是開創(chuàng)了個體心理學的先驅阿德勒的觀點。他認為,幸福是一種勇氣,一種敢于直面人生課題的勇氣,一種敢于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學家,他與弗洛伊德、榮格被并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

《被討厭的勇氣》是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賀史健共著的關于阿德勒思想的書,采用青年和哲人對話的形式論述觀點,論證詳實,內容淺顯,易于理解。全書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探討了幸福是什么,為什么得不到幸福,怎么才能得到幸福。

二,人為什么得不到幸福?

幸福的反面是不幸,不幸是怎么造成的呢?或許你會說,過去經歷了一些不好的事給自己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但是阿德勒心理學不這樣認為,他認為,不幸是個人的主觀選擇。

什么是不幸?收入低、長相不好、能力一般等都可以被人們認為是不幸,會覺得如果能變好一點,一切都不同了。阿德勒思想把上述人們如何看待世界,又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賦予這些意義的方式匯集起來稱為“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一種價值判斷,是人的主觀選擇。簡而言之,你怎么看待一件事,它就是什么樣的。所以,你認為自己不幸,你就是不幸的。

但是主觀判斷并不是客觀存在,所以所謂的“不幸”并不是真的不幸,而是一個人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

選擇不幸是目的論

人為什么會選擇不幸呢?因為他不愛(討厭)自己,總想變成別人。那種我好羨慕XX的想法,和我要是像XX一樣就好了的想法,都是如此。

那么人為什么會討厭自己呢?因為處理不好人際關系,無法從人際關系中獲得快樂和收益。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一切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包括三種:工作、交友和愛的關系。好的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平等、互助、相互成全,但是因為從小受賞罰教育的影響,很多人不自覺地會在人際關系中相互比較,比較就會分高下,所以經常會產生不好的價值判斷,比如自卑、自負。

自卑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差,自負是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但是這兩種情緒都是在用競爭的思維與別人相處,自然容易帶來沖突。為了避免沖突,人又會不自覺地去尋求認可,如此一來,自己的人際關系不是競爭沖突,就是認可順從,當然感覺不到輕松、快樂和幸福。

競爭產生自卑和優(yōu)越情結

三,怎么得到幸福?

阿德勒思想認為,人際關系是人的煩惱之源,同時也是幸福之源。想要獲得好的人際關系,出發(fā)點是分離課題,而終點在于找到“共同體感覺”的狀態(tài)。

課題分離就是要分清自己的責任(即課題)和別人的責任,不要相互干涉。比如,害怕與人深交的人總是擔心對方不喜歡自己,但是愿意踏出友誼第一步是自己的事情,而愿不愿意接受卻是別人的事情,如果總是把別人分內的事情拿來考慮,無論如何都不敢行動,這就是分不清人生課題。

分清人生課題以后,還要找到“共同體感覺”,它的意思包括三方面: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分別是,接受真實的自己、不附加條件的信任別人、對別人有價值。

要找到共同體感覺,就要學會建立橫向關系,就是把別人當做平等的伙伴看待。這個前提是接受真實的自己,不討好別人以求認可,也不與別人競爭以分高下。比如,學生在班級里不與其他同學比較分數高低,只和自己比較,這樣就沒有誰比我考得好我嫉妒,和我比誰考得好我驕傲的心態(tài)了,就能很好的建立友誼,給自己創(chuàng)造愉快的人際關系。

人人皆是雖不同但平等

《被討厭的勇氣》中說,阿德勒心理學有兩個基本原理:辨別人生課題和建立橫向關系,這兩個方法分別對應上面的起點和終點,是可以助人獲得幸福的途徑。

課題分離助人解綁責任,輕松上路;橫向關系助人學會協(xié)作,體會價值。除此之外,還要聚焦此時此刻,享受當下,認真生活,真正做到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書中說,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意義,人生的意義是由自己創(chuàng)造的。而要創(chuàng)造意義,就要定格在當下,轉變生活方式(即價值判斷),通過認真過好一分一秒去鑄造生活的意義。

《被討厭的勇氣》中表述的觀點不止這些,青年和哲人的論戰(zhàn)是前后連貫、相互輔助論證的過程。從這些步步深入的言論中,我看到阿德勒心理學主要關注人的自我價值,相信人的主觀能動性,更相信人具有改變一切的勇氣。

人生最大的謊言是不活在當時當刻

所謂的幸福,就是有獲得幸福的勇氣,這種勇氣,不僅包括直面人生課題的勇氣,還包括不懼怕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直面人生課題并能進行課題分離之后,人就能分清我是我,別人是別人,我如何去做自己,別人沒有干涉的權利。不怕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才能真正做自己,才有勇往直前的勇氣,這是對人而言的自由,也是追求幸福的正確方法。


回應31 舉報
贊24
收藏63
5年前
寫的很好。收藏學習
5年前
太棒了!謝謝分享!如果可能,希望您可以繼續(xù)分享。
5年前
youyou西木成林 寫的很好。收藏學習
這本書蠻好的,就是看著吃力?;仡^我再寫一篇里面其他觀點的分析,我覺得對自己很有幫助。
5年前
大米大貓小米小貓 太棒了!謝謝分享!如果可能,希望您可以繼續(xù)分享。
多謝喜歡。會的,這篇文章是為了通順和整體性,我后續(xù)想再寫一篇說說里面的一些其他觀點,我覺得對自己改變思維角度挺有用的。
5年前
立夏時節(jié) 這本書蠻好的,就是看著吃力?;仡^我再寫一篇里面其他觀點的分析,我覺得對自己很...
謝謝分享,收藏了
5年前
我關注這本書有一陣子了,一直沒有買來看
5年前
謝謝分享,收藏了
5年前
我最近讀了阿德勒兩本書:理解人性和理解生活。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能...
我最初是看了他的《自卑與超越》,但是沒太看懂,現在看這本書,才覺得他的思想很治愈人,很有力量。
5年前
謝謝分享??????
多謝喜歡~
5年前
王小嫚 我關注這本書有一陣子了,一直沒有買來看
我也是今年秋天下單的,逼迫自己看的,收獲挺大的,適合需要自我反思的人。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立夏時節(jié)
立夏時節(jié)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