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把“精讀”寫進了新課標:美國學校怎樣教小孩學習Close Reading?

2009
2016-11-1 21:49 原創(chuàng) · 圖片17

關于閱讀方法,我們說過不少,不過這個話題常談常新。很多朋友在我們這里團了不少原版書(感謝?。?,常有人問,小孩讀這樣一本書,究竟讀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讀懂了?這就是一個有關“精讀”的問題。

上周推薦了江蘇省特級語文老師曹勇軍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自己在美國看到的語文課景象,其中就提到“精讀”:

他們重視文本精讀(close reading),常用做注釋、填表格等方法梳理情節(jié),把握細節(jié),深耕文本。做注釋(annotation)類似于我們的批注評點法,就是把對原文關鍵處的感受、理解、評價和質(zhì)疑寫在便利貼紙上,粘在原文旁邊。我見過有學生對小說《崩潰》做的注釋本,內(nèi)容很豐富,有的是對情節(jié)的梳理,有的是對細節(jié)的分析,還有的是對人物對話的品味,非常的個性化。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思維與語言表達的雙重訓練。

精讀是區(qū)別與泛讀而言的概念,在英文里叫 Close Reading;簡單來說,就是把一篇文章(或一本書)讀懂、讀透,明白它說了什么,怎么說的,內(nèi)在含義是什么?

在最新的美國共同教育大綱(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要求下,基礎教育階段,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每個孩子都要學習如何精讀。大致來講,就是要求孩子閱讀的時候,要學會問問題,要研究文字和語言,要搞明白故事機構和邏輯,要能分析人物,等等 ...

為什么對精讀這么有要求呢?主要還是希望孩子讀書不要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而是有方法、有目的地從閱讀中獲取知識,鍛煉自己的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精讀和泛讀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呢?簡單來說,孩子精讀一本書的時候,會多次閱讀,故事情節(jié)以外還會注重文字、語言和表達,能帶著問題去讀,而且能發(fā)現(xiàn)文字后的深層含義。

相比之下,泛讀一本書的時候,常常是讀一遍就完,閱讀時思想不夠集中,只看文字的表面意思,理解深度不夠。

那么,平時孩子閱讀時,我們該怎樣引導他們對一些重點的書進行精讀呢?國外資深的小學閱讀課老師總結了四個主要方面:

1. Read and Re-read

首先,好書讀三遍

第一遍,也叫 cold read,先把內(nèi)容基本讀下來

讀第二遍,也叫 warm read,讀得仔細一些,加深理解

最后,第三遍,也叫 hot read,透徹地理解內(nèi)容,有總結,有分析,有提煉

小學閱讀課老師說,讀第一遍 cold read,學生要做的是大致讀下來,讀的時候要學會勤快地用筆和小貼紙做標注;那些不認識的詞、拗口的句子,可以圈一下,跳過去,第二遍再來仔細看。

然后開始讀第二遍 warm read,這遍學生已經(jīng)對文章大致內(nèi)容有所了解,這時候加強對文章的分析和思考,并重點解決上一遍閱讀“遺留”下來的難點、問題。

到了第三遍,hot read,對學生的要求是要能對文章進行全面的綜合和分析;這個階段,學生對內(nèi)容的把握能做到全面、準確、深刻,而且能把這些總結和分析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比如 Reading Response

2. Ask Text-based Questions

學會思考和問問題

精讀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讓孩子能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提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text-dependent questions)。

比如,精讀讀三遍,可以引導孩子問出由淺入深的三個層次的問題:

第一遍:主要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問問題,比如有關 when, where, who, what, how 這些基于事實的問題。

第二遍:根據(jù)對文章facts的梳理,提出一些帶有分析性質(zhì)的問題,比如文章觀點、文章結構、語言特色、文本類型等等。

第三遍:開始往上走,根據(jù)文章的深層含義,提出一些引申性的問題,比如推斷、主題、和自己過往經(jīng)歷和生活的關系等等。

這種提問或思考方式從低幼小朋友就可以開始“操練”,比如,讀到下面這個 non-fiction 小短篇 -  青蛙和蟾蜍有什么區(qū)別?就可以引導小朋友邊讀邊考慮最基本的“精讀”問題:這篇文章說了什么?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他是怎么說的? ...

3. Sort Text Structures

理清邏輯結構 

理清文章的敘述、論證結構也是精讀的一大“任務”。國外老師在閱讀課上,經(jīng)常會引導孩子去發(fā)現(xiàn)文章或書中最常見的這四種邏輯結構:

Cause and effect 因果關系

Problem and solution 問題和解決

Compare and contrast 比較和對比

Chronological order 時間順序

看看這張小學三年級小孩在老師指導下做的分析文章 text structures 的要點圖(anchor chart),很清晰,也很有趣。

老師還會提醒學生特別注意文章中的一些“信號”詞(signal words),幫助發(fā)現(xiàn)內(nèi)容之間的邏輯。

實際精讀過程中,可以引導孩子用一些簡單的圖來分析和理解這些邏輯關系。比如,因果關系,可以這么表現(xiàn):

問題和怎么解決問題,可以這樣表現(xiàn) ...

Compare 指的是尋找相同點,而 Contrast 指的是尋找不同點;這種表現(xiàn)方式,就很理想。

體現(xiàn)故事的時間線“邏輯”,這么畫就行。

4. Annotation & Think Marks

做注釋、做筆記

要精讀的書最好還是自己買回來,因為在上面涂涂畫畫是不可避免的。什么時候讓孩子做注釋、做筆記?那要看孩子,不過可以引導他去對一些難點、重點、疑問多加注意。

這是一個中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時做的注釋,各種 highlight,sticker,滿處飛,讀得好認真!

在書上做注釋之外,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 worksheet,比如我們之前介紹的 Reading Response,幫助孩子整理思路,寫下閱讀心得。具體的做法,大家可以點這里

比如,這類練習紙,可以用來總結 main ideas and key details ...

當然,可以玩得更 high 一些 ... 這張圖下面是讀了一篇關于蜜蜂的文章總結,上面用冰淇淋圖又把 main idea key detail 做了提煉。

比如,精讀里經(jīng)常要求做人物分析,可以這么玩兒??!

這些簡單的圖表,能幫孩子把精讀這件事兒具體地“落實”下來,過程還會挺有趣。

總結一下,精讀這件事兒,本身并不難。要多讀幾遍,要帶著問題去讀,要能理解文章的結構邏輯,要能感受文章獨有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而且,要勤于動手,多做注釋、筆記、總結 ...

但是,對于很多孩子,甚至大人來說,精讀也不容易,尤其在碎片化粗淺閱讀流行的今天。我們大家都有這種傾向,就是更容易接受簡單易懂、又符合自己已有觀點的內(nèi)容;而遇到長篇幅的,深奧難懂的,挑戰(zhàn)現(xiàn)有觀點的內(nèi)容,我們經(jīng)常敬而遠之 ...

而孩子們的精讀,本質(zhì)上,恰恰就是要跨過這個“坎兒”,要突破人性的“舒適區(qū)”,去讀懂自己覺得困難、不容易理解的內(nèi)容。這就是精讀的意義所在。

希望小花生的朋友們和孩子一起努力,在2016年的最后兩個月內(nèi)爭取精讀一本書,讀完了,歡迎你來和我們分享你的經(jīng)歷和感想。等你,加油!

本文由小花生編寫,圖片來自scholastic、weareteachers等國外出版、教育網(wǎng)站

相關閱讀:

為什么國外孩子不怕寫讀后感,因為他們在用 Reading Response

Be Assertive:為什么國外學校教孩子從小學會為自己說話?

“只會做事、不會作聲”是遠遠不夠的,國外學校是怎樣教小孩學會為自己說話的?

本周新書:劍橋大學出了一套英語聽說讀寫綜合練習冊,讓全世界小學生知道英語學到怎樣算OK


回應17 舉報
贊131
收藏893
8年前
大贊?? 受益非淺??
8年前
有關閱讀都收藏個
8年前
我們是買了大量的各種類型的書,孩子也很愛看,回頭試試引導精讀
7年前
先收藏,試著訓練一下自己
7年前
值得學習??
7年前
大贊,好好學習下。
6年前
還得一步步的來。到了哪一級就加一點內(nèi)容。
6年前
謝謝分享,收藏了,好好學習一下
6年前
干貨啊,要好好學習
6年前
真不錯,果斷收藏了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檁子
檁子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