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為了5以內(nèi)加減法報警了!還出動了奧數(shù)老師!

2018-10-29 17:02 轉載 · 圖片5

曾經(jīng)我在微博上有看到一個萌娃因為不會做打電話給警察幫忙,當時看了瞬間被這個5歲小娃娃萌到了。

就在前不久,又有警察接到了一個因為5以內(nèi)加減法打來的電話,可是警察萬萬沒想到,這一道題,不但自己被繞進去了,記者還請了奧數(shù)老師來救場,哈哈哈哈哈哈隔。

這這這是怎么回事?

這場景在數(shù)學書里見過啊~

事情是這樣子的,寧波海曙江廈派出所收到了報警電話,是一名小賣部的老板打來的,說是“有人買東西不給錢”。

不得了了!買東西不給錢?這警察叔叔可不能不管,派出所的廖警官趕緊到場,大致了解了情況,其實很簡單啦~就一道題的事情?。ü娞枺贺悮W堂)

有位小朋友在小賣部里,買了一支雪糕,花了2元錢。拿回家以后,外婆覺得雪糕好像有點變質,就到店里來要求退錢。

小賣部老板當然不同意退。但這時,一名女孩過來,買了一瓶水,也是2元。外婆就搶過她遞給店老板的5元錢,然后找了對方3元錢。

女孩也沒說什么,拿了水就走了。對小朋友的外婆來說,這筆賬似乎就這么了了。可在店老板看來,他沒收到礦泉水的錢啊。

兩人就為這2元錢起了糾紛,于是報了警。

額……是不是覺得場景很熟悉?我也是啊,數(shù)學應用題中不是經(jīng)常有這類應用題嘛!

廖警官就問,“那你們雙方什么意見?”

兩個人都爭先恐后地說,“她把那5元錢還給我!”“那他得把買雪糕的2元錢退給我!”

民警在場,兩人很快協(xié)調好了,各自拿了錢,各自滿意地散了。(公眾號:貝殼學堂)

真的,老板和外婆都非常滿意。

廖警官也沒有多想,就回所里了。但是在回去的路上,他隱隱覺得——

這道數(shù)學題不是這么算的吧?

回去后,他特意把每次交易行為都一一列了下來,得出了結論——有人虧錢了。

可這道題還真的是把身邊不少朋友給整懵了,同事發(fā)到了朋友圈,也有很多人說,沒明白問題在哪兒呀~顯然,大家的數(shù)學都已經(jīng)還給老師了。

廖警官認認真真列了一張表,把女孩、店老板和小朋友外婆的每次收支都一一列舉,得出“女孩持平,外婆虧1元,店老板賺1元”的結論。

當這張列表再次傳到朋友圈里后,還有不少人仍在納悶:計算起來有這么復雜嗎?以后民警出警還得隨身帶草稿紙么……(公眾號:貝殼學堂)

還有人提問,

·如果5元錢退給了店老板,那外婆找給女孩的3元錢,問誰要?

·如果店老板將買雪糕的2元錢退了,但小朋友是否該將雪糕還給店老板(因為覺得變質,小朋友已將雪糕扔掉了)……

《寧波晚報》的記者灰常敬業(yè),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兒小的勁頭,請一位理工科朋友來分享了一下思路:

之前,這起糾紛很簡單,就是店老板有2元錢沒有收回(不管是雪糕還是礦泉水的應付款);后來,外婆給了店老板5元,后者本應找給其3元,但實際只給了2元(所謂的雪糕退款)。

這么算下來,店老板確實少退了1元錢,而外婆虧了1元錢。當然,這是建立在雪糕本身價值2元的基礎上的,如果外婆堅持認為那雪糕變質,一文不值,這道計算題就另當別論了。

萬能的網(wǎng)友也紛紛試手了~

“雖然只有買雪糕、買礦泉水兩次交易行為,但涉及到四方,買來退去,又把之前的交易也算進來,越來越復雜,確實容易把人搞蒙?!庇芯W(wǎng)友說。

顯然,這道題本身的結論不復雜

但重要的是解題思路

怎么才能不被繞暈~

所以——

奧數(shù)老師都出動了~

我們來看看奧數(shù)老師的專業(yè)看法,這道題該怎么解?它的“陷阱”在哪里呢?

奧數(shù)老師還一本正經(jīng)地給出了解題思路:

沒有從具體的每次交易行為著手,只看原始財產(chǎn)和最終財富,兩相比較,最終得出的結論和以上一樣:店老板賺了1元。

至于陷阱,老師認為,其實就是在計算時把別人的交易收支也算進來,結果就陷了進去,往復循環(huán),結果越來越繞不清楚。

在計算每一個人的財富(現(xiàn)金和物質)時候,要有初始財富,中間所有過程加加減減即可,最后算出最終財富。

在計算其中一個人的財富時候,切記不要考慮其他人的財富進出,一旦考慮進去,容易將他人‘損失’或者‘獲利’轉移到這個人的‘獲利’或者‘損失’中去。

奧數(shù)老師還說,這道題目僅僅只有三個人,如果出現(xiàn)四人或者四人以上,A的交易過程中途或許是從B那里獲利,而B獲利又或許是C的部分,這樣就糾纏不清,總結一句話:每個人只計算初始財富和最終財富,這樣就可以理清楚了。

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


回應1 舉報
收藏4
4年前
沒看完,我就是完全弄不懂這種問題的人。。。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奔跑的糯米糍
奔跑的糯米糍
2013